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25日

不一样的《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精彩解读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评价颜渊,说:“他英年早逝太可惜了!我只看到他的努力进取,从未看见他止步不前。”

【解析】

本章夫子回忆颜回锐意进取、不息不止的好学态度。以上内容虽紧承上一章,但“惜乎”二字,流露出夫子深深的叹息和悲哀。颜回英年早逝,对夫子的打击是巨大的,其带来的伤痛甚至超过了儿子孔鲤的离世。

《先进·十一》篇记述,在得知颜回死后,夫子老泪纵横,悲痛欲绝。随行的弟子劝他:“老师,您哭得太伤心了!”夫子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我哭得太伤心吗?不为失去这样优秀的人伤心,还为谁伤心呢?这句话明显表达出颜回在夫子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任何人无可替代。

颜回孜孜不倦地刻苦专研,从不计较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清苦,这样高贵的品质被后世理学家誉为“孔颜之乐”,更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追求的境界。颜回不但勤奋,而且持之以恒,是唯一被夫子以“仁者”相许的弟子。

《子罕·第九》篇记载,颜回遇到了他为学时最艰难的时期。这种艰难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随着学习和思考的深入,颜回愈发清晰地感到夫子学问的精妙,像高山横亘,又像峡谷幽深,即便竭尽所能也无法全然领会。面对这样的瓶颈,颜回高歌猛进,没有丝毫气馁。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夫子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我,用广博的知识充实我,用一定的礼节约束我,想要停下来也不可能。

正是颜回这种只思进不思退的好学态度,夫子与他坐而论道,教学相长,终日不绝。颜回也成长为孔门弟子中最博学的人。

(第2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