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25日

董宋村的小黑

□ 张玉霞

那天下午,我们在董宋村,我们是快乐的,小黑也是快乐的。

那天,我们去武陟县大封镇董宋村采风,短短一天时间,却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古老且民风淳朴的村子。它南望邙山,北依太行,紧临着母亲河黄河,又有如玉带的济水、蟒河环绕。村里3000多人口,耕种土地8000多亩。这里的人们忠厚、善良、朴实、本分,过着悠闲恬淡的农耕生活。时逢金秋季节,我们看到一垄垄搭架的山药向前延伸,一片片油绿的地黄向外铺展,灿烂耀眼的怀菊花清香暗溢,叶子密实的红薯地和开着小黄花的花生地,隐藏着身下丰收的秘密。一只小黑狗摇着尾巴,在朋友的叔婶家门口欢迎我们的到来。

小黑是一只雄性小狗,刚刚三个月,通体黑色,没有一根杂毛。它乖巧地看看我们,然后安静地立在一旁。叔说,它从外村的一个朋友那里抱来的,从小智商就高,不撵鸭咬鹅,也不暴躁狂吠。只要看到来人跟家里人说上话,它就安静地卧在一边;去外边和其他狗玩耍,发现打斗不过人家,好狗不吃眼前亏,马上跑回家。

坐在小院子里,剥着叔婶刚收获的花生吃,甜津津的口感让我们想起了路上遇到的红薯地,同行的伙伴想去摘点,回去做蒸菜。叔听到了,马上让婶拿镰刀去自家地里给我们割红薯秧。看见婶推出了三轮车,我们争先恐后地坐进了车斗里,要跟着一起去。车刚开动,家门口的小黑跑过来,跟在车后跑。婶叫它回去,它根本不听,也不停。以为它送我们到大路口就回去了,谁知它跟着我们离开了村庄,过了济水桥,还窜到路基下收过秋的庄稼地里,撒欢儿地跑。

上了济水堤,堤下的一大片白震惊了我们,那是铁丝网围起来的一个养鹅场。3000多只大白鹅,在几排年轻的小杨树下呼扇着翅膀,十几个黄色的塑料大桶有水有食儿,它们满意地小声地鸣叫着。小黑不知道是第一次见到,还是想在我们面前当一回显眼包,旋即下堤跑向鹅场,把“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们吓得一片“嘎嘎”大叫,然后集体向后移动躲避。好壮观呀!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我们开心尖叫。但看鹅的年轻人不愿意了,拎了小竹竿过来,想教训小黑。我们怕它吃亏,赶紧叫它:快回来,小黑,快回来。它很听话,或者是怕挨打,马上飞奔了回来。

伙伴们搂完红薯叶爬上堤,却不见小黑的身影。怕它又去鹅场吓唬大白鹅,我们忙四下叫它。它突然就窜了出来,跟着我们上堤,然后跑下对面的堤坝,跳进路边的济水河猛喝水,还站在水里看着我们不上来。不知道它是去追了小野兔,还是会了小朋友,但一定是跑热了,需要降温。

看到我们坐上三轮车准备回去,它马上爬了上来,并跑在了我们的车前边,一边跑一边扭头回望。朋友才思敏捷,马上现编现唱:“小狗崽前边带路……”我也很机智地跟上词和调儿:“带路!带路……”我们为这应景应时的歌词夸着自己,然后笑得前仰后合,根本顾不上三轮车的颠簸。坐在外侧的朋友,伸出手叫车前的小黑:“小黑,小黑,这里有肉肉,快过来……”“她骗你。”我笑着揭底。小黑一定听懂了,勇往直前,一路狂奔到了家门口才卧下,吐着舌头休息。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机智勇敢、忠实可靠、善解人意,即使是短暂经过的我们,它也给了我们整整一下午的陪伴和快乐。一如黄河边的这个村庄,让我们喜欢,让我们热爱,更让我们常忆。

本版来稿请发至邮箱:jzwbxq@163.com

(请注明姓名、电话及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