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11日
沁河之上
□王保利
白露时节,我来到号称“小黄河”的沁河岸边采风。和煦的阳光映照在沁河两岸,碧水云天,绿野平畴,宛若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卷。
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河水的印象。自己第一次见到的是沁河,那时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时光顺着河流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二哥初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随母亲到沁阳市柏乡公社西王梁大队送他。记得经过一条河,河水悠悠,波光粼粼。我第一次站在岸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那是自然之美直击心灵的震撼。
后来才知道这条河是沁河,它是黄河的支流。沁河,静静地流淌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人生中最美的风景之一。初见河流,它以一种温柔而强大的力量,在心中向前奔流。
加深对沁河的印象,是在五年以后。上初中时,教我语文的王行海老师,家住沁河边,后来得知他的家乡位于沁河在沁阳的入口处伏背村。王老师如那清澈的沁河水,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他教会了我敬畏自然、珍惜当下以及矢志不渝追寻梦想的勇气。难忘一大早来到焦作四中北操场,王老师陪我一起背诵诗词;难忘王老师在课堂上解读我的作文,给我勖勉的力量。可以说,我今天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一点成绩,得益于王老师的启蒙和教诲,也归功于沁河的滋养。
沁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不仅是一条自然景观丰富的河流,还承载了许多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因沁水公主园而得名的“沁园春”词牌,更是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标签。
沁河,有老师们不尽的乡愁和眷恋。一提“河”字,沁阳市河务局水政资源科科长谢向林和办公室主任孙林心情异常激动,满怀深情给我描述起儿时的情形:
沁河水,蜿蜒曲折地从我们村东流过,有我儿时的梦想,留存了我儿时的记忆。当我从沁河的岸上走过,青青的小草中,总会有小青蛙跃起;笔直的杨树上,可爱的松鼠欢乐地跳来蹦去;沁河边总会有老婶和大姐姐,她们有节奏地搓洗着衣裳;沁河边会有一群群的牛羊,在如痴如醉喝着甜甜的沁河水。沁河水啊,日夜奔流不息,汇入海洋。悠悠的岁月如一首歌,掀起了河中的层层波浪。
沁河,流进我的梦里,流进我的记忆里。那斗折蛇行的沁河水啊,流不尽我的回忆,说不尽我的思念……
二
“风雨迷前渡,纵横万马声。飞涛能转石,急浪欲崩城。滚滚神偏王,茫茫气不平。江湖余旧涉,回忆百忧生。”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少城观沁河涨》,描绘了风雨中沁河汹涌澎湃的景象。
作为黄河下游最重要的一条支流,沁河用自己超过10亿立方米的年平均天然径流量,源源不断地汇入黄河,为母亲河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默默付出,寂然奉献。
谁能想到,作为黄河一级支流,曾经水患频发、臭气弥漫、鱼虾罕见的“小黄河”沁河,是黄河众多支流中唯一被纳入国家统一治理的河流。伴随着水患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沁河水质的提升有目共睹,水清林茂,鸟语花香,演绎着水生态嬗变的佳话。
谁又能想到,为了沁河这条母亲河,多少河务水政人为之殚精竭虑,辛勤付出。
漫步在沁河岸边,凝视着母亲河,谢向林心潮澎湃。年过半百的他,1988年参加工作,2015年起从事水政管理工作。他父亲也是河务局老员工,他说我们家与沁河有缘。谢向林心平气和给我讲述起沁河整治的故事,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可我分明感到水政人员如战场上的战士,伴随鼓角铮鸣,他们在竭力呐喊,他们在奋力拚搏。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切穿太行山,自晋城市泽州县的拴驴泉进入河南省。沁河全长485公里,在沁阳长达35公里,从伏背西庄村流入,自上乡村流出。泱泱河水,滋养着“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
然而,曾几何时,沁河因“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而倍遭摧残,一时间如一名弃妇,面容憔悴,蓬头垢面。“四乱”不仅阻碍行洪,导致河道堵塞、水位抬高,还严重威胁堤防安全。
安全河、逍遥河、丹河三条支流汇入沁河,使这里产生的青石砂非常适合盖房用。上世纪80年代前,砖瓦房施工,人们都来沁河挖砂拉砂。随着时间推移,大工程和小区建设陆续上马,用砂量增多,有些人想着法子在沁河挖砂卖砂,造成沁河满目疮痍。说到这儿,谢向林的语气略显沉重和无奈。
河砂,同样是矿产资源中的一员,私自采河砂行为涉嫌非法采矿罪。于是,为保护沁河,从2007年开始,河务局对采砂进行了管控,规定了采砂的区域范围。2018年年底,为维护河湖的健康生命,国家实行了“河长制”,效果很好。
河务局人员日夜巡查,查违建,清垃圾,搞宣传……倾注了水政管理人员多少心血啊!我向谢向林他们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站在沁河岸边“法治生态苑”,俯瞰沁河两岸,一派丰收的景象,一幅祥和的画卷。为了沁河的安宁与洁净,河务人员付出了很多很多。沁河岸边,秋风送爽。为整治“四乱”,沁阳水政人员可是下了大功夫,成绩斐然,受到省、市领导夸奖。来沁阳采访之前,我曾做了些功课,有些案件,如《扫黑风暴》一样的故事,让人沉浸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听得我泪眼模糊,清澈的沁河水、挺拔的白杨林也在倾听,它们给这些水政人的无私奉献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三
《庄子·秋水》有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众多支流的汇入,最终成就了黄河的雄壮。
从“小黄河”到“后花园”的演变,清凌凌的沁河水与浑厚的黄河水水乳交融,滚滚向前。从“酱油河”到“鹭鸟集”的嬗变,现在水清了,生态也恢复了,大家都喜欢到这儿来游览。沁河河段“一湾清水向南流,两行白鹭绕岸飞”的美好生态画卷,已是常态。
世间最大的善莫过于水,润泽万物却不所求。沁河在焦作地区,滋润了数以万亩的良田。因为丰腴的土地,创造出来的文化故事数不胜举;因为沁河的润泽,沁河流域植物茂盛,便留下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有了魏晋风度的竹林七贤坐饮竹林,有了文豪韩愈、诗人李商隐,还有懂得音律的朱载堉……太多的文化数不过来,都是因为沁河。沁河宏阔的胸襟,完成了她恩泽一方的“大善留清德”。
“陌上寻禅不恋家,夕阳影里是天涯。此时罢钓观秋水,醉卧河湾万点霞。”吟诵着沁阳诗人马艳红的《沁河栖霞》,我氤氲在落日余晖的霞光万丈中,不禁想起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沁河边,让最后的晚霞洒在身上,心里涌出一股满满的温暖。
静静的沁河,从不炫耀她的美丽,只是默默地滋养着两岸的生灵。在光与影的变化中,宣示着无穷的魅力,在吟唱着一首欢快的歌。
沁河,您是一首诗,流过田野,留下芬芳。站在格桑花田深处,花瓣迎风摇曳,周遭都洇浸在芳香里。
沁河,您走过岁月,流过四季,带着慈爱,流向远方。你泽润怀川,成就了一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乐章。
沁河,蜿蜒的河流,如同大地的血脉,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仿佛听见了时间的低语。沁河悠悠,波光粼粼,你是我人生旅途中遇见的第一位智者。沁河,是大地上的诗篇。我第一次聆听,便沉醉其中。
我从水政科谢向林他们坚毅的神情看出,他们深知水行政执法任重道远,将坚定不移地推动沁河流域生态保护,不仅要久久为功,还要一年一年抓落实,矢志不渝,决不松动。
沁河静静地流淌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的风景。每一次回想起初见时的情景,心中都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沁河之上,放飞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