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13日

忆起当年收玉米

□ 朱帮义

小时候,我生活在河南豫东农村,每年到了深秋时节,棉花白了,高粱红了,谷穗黄了,豆叶落了,绿豆角黑了……乡亲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用手中的镰刀开始割谷子、刨红薯、出花生,一片喜庆的秋收景象。

在秋庄稼的收割中,玉米的收割最为费时费力。在我们老家称玉米为玉蜀黍、包米、棒子。由于玉米的秸秆粗壮高大,那时候,农村没有实现机械化,收割玉米全靠农民的双手。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的耕地、牲口、农业机械、工具等都按人口分配到了各家各户,当时在农村务农的爱人和3个孩子分到了4亩责任田。当年,爱人就在自家的责任田种下了两亩优质玉米。那时候,玉米播种不用耧,而是人工用锄头挖坑点播种上的。种玉米时,要按照一定株距和行距播种,禾苗出土后达到一定高度就要剔苗,多余的苗拔掉,只留下一棵。玉米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3个月生长期,其间需要多次锄草、施肥、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秋天,玉米成熟了,一片片、一排排粗壮玉米秸秆上结满了粗大的、金黄色的玉米棒子。

收玉米了,我们全家出动。我和爱人头顶烈日,把玉米棒从玉米秸秆上掰下来,发动孩子们把玉米穗收拢成堆。玉米的收割是个力气活儿,掰下来的玉米穗和玉米秸秆需要装在平板车上。我拉着平板车,爱人用绳子帮我拉着,孩子们在车子后边用力地推着,一趟一趟往家运。白天把收割下来的玉米拉回家,到了夜晚,孩子睡下后,我和爱人在自家的院子里借着月光开始剥玉米棒的外包皮,两个一对,把棒子皮扎在一起,挂在院子里的绳子上晒。那一段时间,我和爱人白天下地收玉米,晚上加班剥玉米,天天如此。我们的双手磨破了,流血了。

收割下来的玉米秸秆也是宝。我在自家的院落里找个地方,把它们码成柴火垛,一部分当烧柴,大部分用铡刀铡碎了当牲口饲料或积肥等。那时候,玉米是家中的主要口粮和经济收入来源。到了初冬,把晒干的玉米棒进行脱粒,完全靠人工。后来我发明了一个简易的脱粒机,一块木板上刻个槽,木槽的一端钉上一个小铁钉。在玉米脱粒时,我把玉米棒子放在木槽里,对准铁钉往前一推,玉米粒就脱落下来了,省力又高效。邻居们纷纷效仿。

后来,农村农业快速发展,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玉米从播种到管理、到收割,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在广阔的田野,再也看不到农民用手掰玉米、用镰刀砍玉米秸秆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