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06日

父亲

□ 郑乃谦

父亲的生活日常。(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家堂屋的墙上挂有两幅全家福照片,黑白照片是1955年曾祖父、曾祖母带着一大家子11口人的合影,彩色照片是2012年春节父亲、母亲还有妹妹全家与我们的留念。孙子、孙女原来只是好奇地问照片上的老人都是谁,应该怎么称呼。随着渐渐长大,今年暑假,他们央求我讲一讲他们没有见过面的曾祖父的故事。

孩子们的话,引起我对离世已经11年父亲的怀念。

父亲出生于1929年,9岁时日本兵侵占了家乡,13岁时遭遇鬼年景,刀尖上过日子,那滋味比苦胆泡黄连还要苦。

全家人要活命,父亲14岁时肩挑火石,翻过高高的南岭到百间房换粮食;拿祖母织的粗布跟随大人到山西陵川换小米,白天害怕拦路抢劫,夜间踉踉跄跄地行走在崎岖小路上。抗战胜利了,国民党四处制造摩擦,为了全家人的安宁,也为了更多人的安宁,17岁那年,父亲毅然报名参加了修武县独立营,在县城周围打游击。因病退伍后,他与母亲成亲,两人和家族长辈在冯河以烧制、贩卖瓦盆为生。

我的祖父死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父亲姊妹3个,身为兄长,他必须担当。父亲协助祖母,带领叔父和姑母熬过苦日子,迎来了新生活。

合作化时期,百废待兴,修水库、挖河道、办钢铁,轰轰烈烈的劳动工地上,时常有父亲忙碌的身影。时代激情加上健壮的体格,劳动竞赛中,父亲处处领先。六股涧村老复员人侯士宣曾经回忆说,治理沁河,他们这一组平均每人每天要向100米远的大堤上挑土六七立方米。上个世纪70年代的冬天,生产队组织社员跑副业,数九寒天里,大家从桃园村向返底村背檩条,10多公里山路一天往返两趟,肩上扛一根,下坡时背后再拖一根。他们饿了啃干粮,渴了吃把雪。

因为家里穷,父亲小时候没有读过书,解放后只读了一个半月夜校,凭此给生产队当了20多年记工员;文化不深,却喜欢钻研,在南坡公社第一个学会红薯育苗技术,培育的红薯苗供应多个村庄。

除了不会赶马车,父亲是庄稼活样样精通的好把式。田间的犁耧锄耙,麦场上的打麦扬场,编篓编筐、磨香油,还有盖房子……拿得起,放得下。长年劳动,父亲身子骨十分硬朗,年近古稀还能犁地、耙地。做儿子的我既高兴又内疚,因为自身残疾,以致父亲这么大年纪仍在辛勤耕作。

提到盖房子,那是父亲的特长。在老村为自家盖了3座,新村又盖了3座,2011年建西屋时,父亲已经82岁高龄,仍抡起手锤扎根基。在民风淳朴、崇尚互助的年月,农家盖房都是街坊邻居之间尽义务互相帮忙。父亲会的活儿太多了,农闲时他一点也闲不住。父亲帮助村子里甚至外村人盖房,扎根基、垛墙、封檐、安门窗、抹墙、垒煤灶,每逢春秋天农闲时,掂着瓦刀帮了东家帮西家。父亲懂盖房,后来村办养鸡场里的维修难题他都能解决,为集体企业节省了大笔开支。

在旧社会受尽了苦,解放后受够了累,为了撑起一个家,父亲总是无怨无悔。父母亲30多岁才生了我们兄妹二人,尽管晚得儿女,可对我们毫不溺爱,而是亦慈亦严。童年临帖写毛笔字时,父亲总是教育我们做人和写字一样,都要端端正正。妹妹读小学时,练习珠算九盘清,用时不到1分钟,在全公社的小学生珠算比赛中名列第一,这得益于父亲的辅导。谈及此事,父亲总是乐得抿不上嘴。劳动空隙或者晚上,父亲经常给我俩讲故事,那故事多数来自于《西游记》,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1983年以后10年间,父母陆续有了孙女、孙子和两个外孙子,从此开始享受天伦之乐。

1991年,民政部门落实政策,父亲开始享受复员军人定期补贴待遇。老人家说,过去打游击时,许多战友牺牲了。自己当兵,政府没有忘记,知足了。近年来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再加上农村低保,父亲每月有大小不等的4项收入。父母亲省吃俭用,仍过着简朴的生活。孙子大专毕业后,父亲就开始为其婚事操心攒钱。好不容易攒了2万元,盼到孙子大喜之日,万万想不到老人家却躺在了医院的急救室里。

尽管自家有相机,父亲总不大喜欢拍照。可我们总是设法给老人家留下影像,除了拍家庭生活,还拍生产劳动。要说父亲留下的照片,最难得的当数在首都北京所拍。1994年10月,父亲在北京的5天时间内转了天安门广场、游览了故宫、登了景山,还游览了军博大楼、颐和园、动物园等。父亲一辈子辛劳,从未出过远门。60多岁的庄稼老汉,千里迢迢去畅游北京,作为晚辈能尽此孝心,心中甚感欣慰。

2012年春节时,经过大家不断央求,父亲才勉强同意拍了合影,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

父亲年逾八旬之后,大脑思维仍旧清晰,特别关心孙子辈的工作和学习,时常嘱咐他们好好念书,学好本事服务社会。

80多岁的老人提着篮子,步行去看望自己年逾古稀的妹妹。父亲说过,自己一生多次历险,能活到现在,他心满意足。从兵荒马乱的岁月开始,风风雨雨中,父亲、母亲齐心协力,共同度过了60多个春秋。在和睦的大家庭里,两位耄耋老人安享晚年。

父亲65岁那年得了脑梗,18年后,病情日渐恶化,于2013年9月5日那天撇下相处了65年的老伴,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前夕撒手人间。“总有风范示儿女,再无巧手酬百家”,挚友训超题写的挽联寓意深长,也对其乐于助人的品德进行了高度概括。

父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普通得就如同一粒沙子。可那是一粒闪光的沙子。他老人家终生勤劳、善良、节俭、诚实、乐于助人,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农民许多传统美德,闪烁着时代光辉。父亲的美德和精神,的确是一笔精神财富,值得传承。

11年了,4000个日日夜夜,每到闲暇时,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我们似乎觉得老人家依然健在——在田间地头辛勤地劳作着,在柳圈椅子上与小孩子们逗乐……这么多年来,家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庭院换了模样,我的孙子、孙女都上了学。母亲今年95岁,日常生活基本自理,这是全家最大的福分。

父亲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思念,千言万语都无法诉说的无尽思念!看见老人家的照片,总是止不住热泪满面。勤劳一生,虽然没有给儿女留下多少财富,但是那优秀品德,特别是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让我们终身受益。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作传家宝,把这家风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也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今人们的三观也在悄悄地变化着。但是社会无论怎样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追忆老人家的一生,让孩子们学习并传承那一代人的优良品德,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