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06日
暑去秋来夜已凉心血管病早预防
本报记者 梁智玲
9月7日将迎来今年的白露节气。这一时节,昼夜温差大,虽然白天仍会出现高温燥热的天气,但一夜凉过一夜,人体能感受到明显的早晚温差。老年人对气温的适应能力差,容易被一些潜伏的“秋季病”缠身。秋天如何防病?来听听医生的建议吧。
秋燥是很多人对秋天最直观的感受。这一时节,早晚凉爽,干燥少雨,高温燥热天气仍会出现,燥热极易通过口、鼻等呼吸道侵入人体,累及于肺。秋燥引起的典型症状是咽干、干咳无痰、口鼻干燥、舌尖红。在日常饮食上,老年人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多补充水分,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以缓解秋燥、润肺气。
除了秋燥外,在这一时节尤其应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专家杨静说,每年气温变化较大的时节,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期。这是因为对老年人来说,冷空气侵袭人体,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黏度增高。在这种情况下,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也会趁机而入,从而引起身体各种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而放松了秋季对疾病的预防,一旦疾病发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那么,老年人如何在秋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杨静给出几点建议:一是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从而导致血管收缩。二是老年人在秋季要保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日常可通过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适量的运动来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三是老年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降低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以降低血脂异常的风险,同时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杨静提醒,气温变化会引起血压波动,血压不稳定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这一时节,老年人应对血压情况重视起来。首先,老年人应对自己的血压有准确认知,知晓自己血压的日常波动范围及用药情况。其次,应养成每天测量晨间血压和晚间血压的习惯,一旦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控制。第三,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规范用药。在生活中,很多人查出高血压,但不愿过早用药,还有一些患者服药治疗后,发现血压降到了正常值就随意停药,其实这些做法是很危险的。“血压正常”并非高血压治愈的标准,间断性用药模式十分危险,极易诱发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