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23日
不一样的《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精彩解读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1)椟(2)而藏诸?求善贾而沽(3)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
【译文】
子贡问:“这里有一块美玉,是装在匣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就是在等识货的人啊!”
【解析】
本章,子贡表面上向夫子询问有关美玉买卖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试探夫子从政的态度。
(1)韫,指藏。
(2)椟,指木柜或者木匣。
(3)沽,指买卖的行为。
《论语》里有很多高水平的对话,其中的佼佼者就发生在夫子和子贡之间。由于两个人的文化素养很高,又都追求谈话技巧,所以有时听他们的对话,就像在打哑谜。比如本章里,如果不去细心揣摩,会很自然地想到子贡善于经商,所以他向老师询问有关商业买卖的问题也算正常。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大大低估了《论语》这部书的价值,也间接削弱了夫子和子贡的高大形象。
事实上,子贡是商业天才,连夫子都惊叹于他这方面的能力,说他“臆则屡中”,每次都能准确地预测市场行情,赚个盆满钵满。因此,子贡不需要拿买卖珠宝这样小儿科的问题去问夫子。那么,他们之间看似隐语般的对话,究竟是在表达什么呢?其实,这是子贡在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来探求老师的从政意愿。希望夫子出来为官,这不仅是子贡个人的愿望,也是很多关心者的愿望。当时,就有人问夫子:“子奚不为政?”您为什么还不出来做官呢?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提问,夫子没有直接作答,或者说他不好回答。虽然怀有抱负天下的宏志,但他从不违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所推行的仁政和礼治,往小了说,是为实现“克己复礼”的理想;往大里说,是为寻求整个天下的长治久安。他积极入仕的同时却迥异于那些酸腐的政客,更不会为了做官而牺牲原则。《泰伯·第八》篇里,夫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危险的国家不进入,动乱的地方不居留。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混乱就隐藏起来。所以,夫子就像子贡所比喻的那块美玉,怀有治国安邦的志向,他在等待时机,等待那个欣赏他、信任他、真正给他用武之地、让他大展宏图的贤明之君!
(第20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