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23日

从人性的角度看《水浒传》

□ 樊树林

文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审美上的高度与人性挖掘的深度。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满腔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塑造了宋江、武松、鲁智深等人物形象。明末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年少时,《水浒传》就是我的枕边书。在许许多多的日子里,我都沉浸在施耐庵所建构的文学江湖里,对书里的很多故事情节也都烂熟于心。从小到大,我对《水浒传》的认知仅存在于“热闹”层面,对小说里揭露的人性缺乏认知。在看了《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后,我才豁然开朗,曾经头脑里的困惑也终于找到了答案。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讲究人情世故,更时刻流露出人性的“波诡云谲”。《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的作者是押沙龙,毕业于浙江大学。在这本书中,押沙龙从现代心理学等角度对水浒的诸多人物形象进行了解读,令人耳目一心。“《水浒传》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正确的世界’,而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入它,观察到世界不同的侧面。有善,有恶,也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有光明,有黑暗,也有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灰暗幽深……”《序》里的这几句话,概括了小说勾勒的人性复杂多元。

《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分为《林冲:中产阶级的岁月静好》《宋江:奋斗了二十年,我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武松:世界以痛吻我,我则报之以刀》《扈三娘:梁山上的狗镇少女》《杨志: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作者通过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对人物在事件中的行为进行认真梳理,并以情感代入的方式对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梳理,透视出潜藏于形形色色人物身上的人性复杂。

在对林冲人性的解读上,书里这样说:“事实上,林冲就是无数普通人的影子。他们有道德,心眼不坏,对人厚道,也有爱别人的能力。但是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可以一步步后退。只要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会把自己珍贵的东西一点点都舍弃掉。这个世界只要不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就会假装岁月静好。”

再举个例子,在《宋江:奋斗了二十年,我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里,作者写到:“宋江作为一个最底层的小吏,拼了命奋斗,拼了命攒资源,人也杀了,险也冒了,什么缺德事也干了,终于爬上了人生巅峰,实现了阶层突破,可以体体面面地和人家坐下来一起喝咖啡了,结果却是前所未有的孤独。他判离了底层,却融不进高层,成了悬在空中的边缘人……”

扈三娘是《水浒传》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女性形象。押沙龙在《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中没有去分析潘金莲,没有去揣测孙二娘,而是专门用一个章节来不惜笔墨分析扈三娘,可见扈三娘在《水浒传》里的独特地位。在该章节中,作者将扈三娘和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狗镇》里的少女格瑞斯进行比较。在家破人亡、举目无亲时,扈三娘不得不委身于龌龌龊龊的矮脚虎王英,无力摆脱,但也没有勇气决裂,不得不本能地选择了一个拯救自己的办法,那就是遗忘,把情感的闸门关闭起来,装成这一切从没发生……

易中天先生在推荐这本书时说:“押沙龙写的是《水浒传》里的人物,也是我们身边的人,甚至就是我们自己。”读书不是瞧“热闹”,而是看“门道”。作为文学体裁小说的可贵之处,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展现人性。只有真正挖掘出人性、剖析出人性的美丽或丑陋,小说才能算得上成功,才能具有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抑或历史价值。

世间最难读懂的,就是人心,就是人性!

《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可以算是领悟《水浒传》中“人性价值”的索引,希望更多人在阅读《水浒传》的同时,也能耐下心来去读一下《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也许只有如此,你才能真正领略《水浒传》里刀光剑影背后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