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20日

工业里的乡愁灯火里的陶三

——焦作市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建设掠影

本报记者 李晓军

陶瓷博物馆效果图。

宁封子广场效果图。

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一角效果图。

(本版图片均由市南水北调公司提供)

8月14日,河南省公布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建设项目,焦作市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成功入选。

该项目以“工业里的乡愁,灯火里的陶三”为定位,对内营造百工焦作的精神家园,对外形成焦作消费新文旅目的地,力求成为彰显工业城市的精神新地标、强化地缘乡愁的新场所、提升焦作文化自信的新名片和焦作东北片区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旧厂改造 焕发新机

根据施工计划,一期主要建设:

陶瓷文化主题酒店。2023年,市南水北调公司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与国内知名酒店运营公司进行合作运营,双方共同出资成立酒店运营管理公司,共同参与酒店建设、运营、管理。按照规划设计,拟将原厂区办公楼约6000平方米区域改造为陶瓷文化主题酒店,设置客房约100间,其中特色主题民宿8个、宴请包间4个、大型宴会厅1个。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焦作市首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对标四星级的高端商务酒店,主要接待研学团队、旅游团队、商务会议、大型婚宴等。

陶三(建业)大食堂。已与河南建业大食堂合作,采用筹建+委托管理的合作方式,按照规划设计,拟将原厂区西原料球磨车间、配料房、工艺楼约5000平方米区域改造为陶三大食堂。其中,公共区域两层,共有4个大厅、1处沉浸式表演互动区和1处宴会厅,约80个档口,将聚集我省300余种非遗小吃与50余种非遗曲艺、手工技艺(12个国家级非遗、38个省级非遗),其中包含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博爱丸子汤、博爱杂拌、洛阳水席、濮阳壮模、济源鸡蛋不翻、滑县道口烧鸡、延津火烧、新乡红焖羊肉等;拟将南侧三层工艺楼改造为以非遗小吃宴为特色菜品的高档宴请区,共12个包间。

项目整体设计以上世纪工业怀旧风格为主,室内保留部分老旧生产设备作为装饰展陈,同时结合声、光、电装置,模拟陶三昔日生产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氛围。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省首家位于中心城区、具有工业怀旧风格的陶三(建业)大食堂。目前,该区域已全面开展招商工作。

宁封子广场。按照规划设计,拟利用原厂区内中心空地区域打造宁封子广场。广场北侧文化墙将利用厂内匣钵打造“龙”的造型,并在文化墙南侧矗立一座“宁封子”人物雕塑。

工业遗产 因瓷再兴

项目二期区域总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业态内容包括焦作市陶瓷博物馆、大师工坊、古玩市场、直播基地及游客服务中心等。

焦作市陶瓷博物馆。按照规划设计,拟将园区南侧原注浆窑约4400平方米区域改造为焦作市陶瓷博物馆。其中,展览区占地面积为2400平方米,将以焦作市深厚的陶瓷文化内涵为支撑,展示从古至今焦作陶瓷制品,利用声、光、电、像等科技手段,并结合室内现有陶瓷隧道窑等大型机械设备,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焦作陶瓷文化脉络;展销区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将通过展示与销售,对外呈现当前焦作陶瓷工艺的精美绝伦与文化价值。目前,展览大纲已完成初稿,并邀请市相关领导、陶瓷行业专家、非遗传人等参加座谈并审议。

大师工坊。焦作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于汉代,成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制陶官宁封子的故乡,具有鲜明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已发现60余处古代窑址遗存。其中,收藏类陶瓷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60余位,陶瓷种类主要为绞胎瓷、天目瓷、黑陶等。按照规划设计,拟将园区西侧原瓷库、石膏房约2000平方米区域改造为大师工坊,通过对外租赁、合作运营等方式,聚合河南省陶瓷行业优秀艺术家和匠人,传承创新陶瓷技艺。同时,通过研学、培训、交流等方式,扩大焦作陶瓷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集非遗传承、教育培训、创意研发、交流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该区域已与20余位陶瓷非遗传承人签订了入驻意向协议。

古玩市场。按照规划设计,拟将园区西南侧原成一注浆窑、包装仓库约4500平方米区域打造为古玩市场。古玩市场商铺共上下2层,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预计入驻商户50家;包装仓库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预计入驻摊位100个;交易品类包括:瓷器、玉器、木雕、杂件、字画、邮票、钱币、古典家具等古玩收藏。同时,利用改造后的场地,不定期举办古玩艺术品交易会、古玩展览会、古玩拍卖会等各类活动,以古玩艺术品交易流通为切入点,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不断扩大园区影响的辐射范围,提高入驻商家的经济效益和园区二次消费的增长,更能促进焦作市古玩艺术品行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焦作市唯一一家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综合性古玩交易市场。

直播基地。按照规划设计,拟将园区东侧原成型房约5000平方米区域打造为大型电商直播基地。该区域建成后,能够充分满足商家对外展示、推广、营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可以进行直播宣传、产品展示、演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打造大型电商直播基地,吸引企业入驻和培养主播、运营人员等,逐渐形成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当地产业集群,为主播提供供应链服务。同时,电商企业的入驻也能够加快推动陶三品牌化发展,逐步形成园区独特的矩阵集合、闭环运行的运营特色。

游客服务中心、陶瓷非遗展销大厅。按照规划设计,拟将厂区北侧东球磨车间约2000平方米区域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与陶瓷非遗展销大厅。一层区域将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主要包括展示区、办公区与餐饮区等。其中,展示区将通过情景化、互动化、智慧化的沙盘演绎、讲解服务,利用原厂内机械设备,结合声、光、电等设备,重现昔日陶三生产场景,向游客传递园区核心文化价值理念;二层将改造为陶瓷非遗展销大厅,主要包括展示区、销售区与体验区等,为入驻大师工坊区域的非遗传承人提供产品销售、展示平台。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示陶瓷制作技艺、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非遗传承人风采,通过参与体验陶瓷制作,使游客深入了解陶瓷非遗文化。

抢抓工期 复工复产

自6月底项目全面复工以来,全体施工人员火力全开,以时不我待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姿态,夺工期、保质量、攻进度,掀起项目建设热潮。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复及立项、概念性设计规划、园区道路管线及景观亮化设计、建筑物加固改造设计等工作。

其中,陶三(建业)大食堂加固改造完成95%;陶瓷文化主题酒店加固改造已进场施工,加固改造完成80%。陶三(建业)大食堂装饰装修、精神堡垒、企业基地配套项目、高低压配电、污水、消防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全面进场施工。宁封子主题广场正在进行深化设计工作。

项目按照“规划、招商、设计、施工、运营”的建设理念,构建以陶瓷为主题,集“吃住行、游购娱、新奇特”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业遗址利用、文化主题旅游、陶瓷产品展销的文化创意园区。

组织国家、省、市级陶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及陶瓷专家学者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相关座谈会10余次;对接国内外30余个专业设计运营团队实地调研,包括河南建业大食堂、浙江城市空间、景德镇文投、中原裕资、赛博文旅等,拍摄宣传视频《时光流转·匠心永存》;完成厂区实物资料、陶瓷收集分类工作,共收集实物资料5000余份、陶瓷3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