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20日
提质焕新,全新亮相——
AAAAA景区神农山中原旅游新地标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原钰恒
走进神农山,龙脊观海、松岭听涛、炎帝祭天、神农尝草、老子炼丹、魏氏布道、真谷晨钟、云阳暮鼓、摩崖千佛、沐涧寻宗,壮丽“神农十景”,让你流连忘返。
休闲神农山,千年高山树种白皮松,屹立悬崖、傲视山谷,传奇故事一串串;成群猕猴追逐嬉戏,一路伴行,人与动物融洽相处;群峰山峦,形态各异,惊险秀丽,蜿蜒曲折、绵绵延长中道不尽神农传说……
中原旅游新地标——AAAAA景区神农山,提质焕新、全新亮相,以今年五一假日旅游为契机,以最美姿态和全新形象迎接八方游客,广泛关注、深受好评。
神农雕像。
神农坛。
网红健身大道。
空中遥看神农山。
(本版图片均由沁阳市文广旅局提供)
神农山,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得名神农山。这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神农云海”入选“焦作十大名景”。
沁阳市2023年按照“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平等协商、依法依规”的工作理念,成立专班、科学应对,妥善处置神农山、二仙庙经营权问题,实现经营权平稳交接,推动神农山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以2023年成功收回神农山经营权为开端,该市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启动编制《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总体发展规划》,推进景区内外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将神农山景区、仙神谷景点一体化管理,倾力打造中原旅游新地标,努力推进神农山品牌重塑、体系重建,奋力谱写景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持续推进神农山品牌重塑和体系重建。该市围绕中原旅游新地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精心谋划了9类41个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统筹推进“神农十景”开发;对照AAAAA景区建设管理和运营标准,整合景区内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等资源,对景区道路、停车场、步道、索道、直梯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提高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推动景区上档升级满足更多游客需求,加快推进仙神谷索道、紫金顶一体化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年底建成。
统筹推进神农山景区服务和便捷体验。神农山景区将神农山、仙神谷一体化管理后,实现“一票通”“一车通”,加快构建“一峰两谷”旅游大环线,塑造神农山“文化之旅、祈福之旅、健身之旅”品牌,进一步拓展旅游空间和承载力;加强活动策划营销,全力提高管理水平,以一流管理保障一流服务,以一流服务赢得一流美誉。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今年五一前,神农山景区基础设施一期EPC项目已完成6条道路和4条步道,创意提升“如意1028”、古槐祈福等4个网红打卡点,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仙神谷路和紫金路彩虹健身步道获评“焦作市最佳徒步线路”。今年“二月二”活动获多档央视节目持续关注,今年五一活动被央视新闻、央广网同步直播报道,神农山景区实现了基础设施新、服务质量新、文旅活动新,实现了提质焕新、全新亮相目标。
凿之不止,必得泉水。神农山景区将继续加压驱动、砥砺奋进,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建设。目前,静应湖环湖栈道、游客服务中心广场等关键节点改造提升以及标识指示牌更新、水电系统升级等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健全规章制度、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一流景区;持续围绕“宣传新突破、营销新突破、票务新突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今年国庆假日期间取得阶段性成果,奋力实现营销新突破、宣传新突破、票务新突破,力争到2025年全年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十四五”之后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为叫响“体验怀川 自在沁阳”文旅品牌,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