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20日
南太行生态文化度假新地标——
古幽秀奇素丹河峡谷风景区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原钰恒
丹河漂流。
丹河戏水。
太行古村落。
太行古树。
太行溶洞。
六郎寨。
▲太行石径。
▲丹河峡谷。
(本版图片均由沁阳市文广旅局提供)
这里有纯粹的明清村落,“太行深处有人家,休闲度假看烟霞”,丹河谷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28个自然村,依山势而建,高高低低宛如图画,石房、石磨、石碾、古槐随处可见,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太行山村的建筑风格。
这里有令人流连忘返的“丹河十景”——古渡悠悠四渡村、云烟深处里沟村、陉道关隘六郎寨、阪道延绵葛万掌、山水一色九渡村、太行民居槐树底、千年榔榆常河村、太行溶洞神仙洞、“三线”遗存480、绝地逢生后寨村。
这里的丹谷关,飘来《大风歌》,《大秦帝国》电视剧、《孔子再现》电视纪录片重现当年的厚重历史;这里的丹河水磨,数百年吱吱呀呀,“沿河水磨360余盘,三里一弯,五里一曲,数百步一跌”;这里的六郎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国槐苍劲有力,有一棵超过千年……
寻一处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找一处古朴清新的山居小院,洗刷您旅途的劳累、净化您焦躁的心灵,丹河峡谷风景区是您的最佳选择。
丹河峡谷风景区位于太行山南麓,总面积50平方公里,是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集历史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民俗旅游、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以“古、幽、秀、奇、素”而著称。
如今,沁阳市正在积极稳妥推进丹河峡谷旅游开发,积极谋划推进480旅游度假区、丹河谷文旅综合体,丹河峡谷风景区与480旅游度假区、太行陉世遗茶旅之乡等项目共同构成南太行生态文化度假新地标。其中,太行陉世遗茶旅之乡以常平乡窑头村为基础,打造以“商旅、陉道、文化、游览、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茶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预计4.8亿元,是河南省范围内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代表,也是焦作市文旅文创融合的重点项目,必将成为沁阳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机遇。
进入丹河峡谷风景区,可登临“中原第一堡”六郎寨,探险“华夏第一长洞”神仙洞,游览明清山村,观赏唐宋水磨,欣赏民间艺术表演,嬉戏丹水、撑篙放排,入住农家宾馆,体验山村风情。
丹河峡谷景区自然山水优美。丹河水蜿蜒曲折贯穿全境;栲栳山雄奇险峻,峰峭壑幽;天靴山、眠佛岭、野王二老石等自然景观惟妙惟肖、鬼斧神工;全长2020米的“华夏第一长洞”神仙洞,洞府曲折幽长、高低起伏、洞中有洞,呈九曲十八弯之势。
丹河峡谷景区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神仙洞前有5000年前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古丹茱族栖居生活的遗址;杨六郎寨、穆桂英寨、杨宗保寨、孟良寨、杨家将练兵台等众多的古战场遗址,见证了丹河峡谷在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古羊肠坂和碗子城是太行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万里茶道的重要历史遗存;唐宋时期的水打磨、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构成了独特的太行山村民俗文化。
丹河峡谷景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兽类40多种,两栖爬行类30多种,鱼类不下10种,鸟类近20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11种,其中金钱豹、白鹳、金雕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鹿、水猴、勺鸡、天鹅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植物147科492属987种(含变种),属于国家和省级保护的植物8种,分别为青檀、核桃楸、野大豆、太行菊、太行榆、河南杜鹃、无喙兰、春榆。区域内古树名木保留较多,还拥有柴胡、地黄、远志等名贵药材。
丹河峡谷景区服务接待温馨且独具魅力。山韭花、核桃、柿子、荆花蜜、山楂等品种多样的山区特产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特色礼品。景区内九渡、牛笼嘴、杨庄河、后寨四个民俗度假村,共有60家家庭宾馆、1000张床位。2003年6月,景区家庭宾馆综合服务中心被确定为焦作市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大家在登山揽胜、探幽访古之余可下榻农家小院,品尝鲜美可口的丹河鱼蟹、纯净爽口的山野菜、风味独特的农家小吃,或在庭院中摆棋对弈、品茶赏月,或在山野欢聚,举办篝火晚会,共度美好时光。
该市下一步将坚持目标定位不动摇,保持定力、久久为功,继续整合丹河峡谷风景区传统村落、古径古寨、工业遗址等资源,重点发展高端民宿和文化产业,打造南太行生态文化度假新地标。持续依托里沟、四渡等山村民居,探索村民独立运营、委托代理运营、托管经营等民宿运营模式,打造山地度假、山乡田园民宿;依托原480电厂工业遗迹,打造三线工业博物馆,变工业“锈”带为文旅“秀”带,让游客感受现代工业文明独特魅力;依托古羊肠坂道等太行古道遗迹,结合常平狙击战遗址,开发茶旅古道遗产徒步、太行军事文化游等特色项目,让南太行生态文化度假新地标更加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