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02日
账房春秋四十载
会计工作搁从前叫账房,会计人员自然叫账房先生。不知不觉间,我从事会计工作已整整40年。
踏入会计这一行,纯属偶然。少年时的志向是做一名军人或人民教师,但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我被迫选择了会计专业,从此与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 李光嵩
刚刚参加工作时,只是把会计当成一份职业、一个谋生手段,并没有干一辈子的打算。但命中注定要干这一行似的,好几次很好的转行机会偏偏与我擦肩而过,于是只能老老实实听从命运的安排。
账房春秋四十载,其间坎坷何其多。
记得初入此行时,心浮气躁,手工记账常常静不下心来,难免错误不断。
为了帮我克服这个毛病,老科长多次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但我只是口头上接受,内心并没有引起重视。然而,一次重大的失误,让我结结实实长了一次教训。
那时我担任记账员,一次登记库存商品明细账时出现了严重差错。老科长一言不发地把我记了3个月的账簿一把撕掉,并责令我自费购买新账簿,将所有的账务从头开始,重新登记一遍。
那一次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不仅让我连续十多天老老实实待在办公室里纠正错误,而且购买新账本的钱相当于我半个多月的生活费啊。不过也正是那一次惩罚,我彻底改掉了毛手毛脚的习惯,真正静下心来做起了账房先生。
会计工作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在外行看来的确非常枯燥乏味,起初我的感觉也是这样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渐渐地,那一组组数字在我眼中不再枯燥,仿佛有了生命般变得鲜活起来。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财会专业及相关财政税务知识,还要及时掌握和领会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40年来,国家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几经变革,相关的财税政策和财税管理体制也不断改革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参加的相关培训几乎从未间断过。
会计工作也是一门技术活,必须要有真本事,尤其是财务负责人,既要能够总揽财务工作全局,又要在各方面都能够担任专业“教练”。如果技不如人,是很难服众的。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那时,我刚到一个公司任财务科长,年轻气盛,又是从上级机关“空降”而来,大多数同事并不服气我。我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先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查阅了近半年的会计档案,熟悉公司业务。与此同时,我对下属的脾气性格、个人爱好进行了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此前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错误,对不合理的人员分工进行了微调,初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然而,一件意外事件的发生,又让我面临一次职业生涯的“大考”。
那是我任职财务科长后的第二个月,正是半年报表编报的关键时期,负责此项工作的同事突然因病住院。对此,公司领导非常着急,好心的同事也非常担心。而我先让大家各自把工作做完,再由我统一审核汇总记账,在与业务、仓储、银行等部门对账后,编制了半年度会计报表,按时报送了主管机关和上级公司。此次“大考”,使我最终赢得了大家的信服和支持。
记得刚毕业时,授业恩师王清林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数字看成钱、把钱看成纸,并且要把会计工作当成事业来干。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否则很难长久。”40年过去了,我始终牢记恩师的嘱托,清白做人、踏实做事,把职业当事业、把挫折当存折,虽历经坎坷,但终究收获颇多。
学生时代,学校要求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练一手好字、打一手好算盘、写一手好文章”,并且说这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然而时过境迁,现实又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我们这代老会计曾经引以为豪的“三手”都被电脑和AI取代了,若不是转型及时、适应得快,必然会被历史淘汰。
40年,从风华正茂到年近花甲,我的大部分人生都投入到了会计这个职业中,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落寞,还有说不尽的困难和挫折,但我都挺过来了。而今临近退休,我依然满腔热情地在会计岗位上工作着,因为会计已经不仅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