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29日
买房时这些信息差要注意
本报记者 秦 秦
买房是不简单的一件事情,定金、首付、贷款、尾款等交钱环节众多,手续如预购、网签、预审、抵押等相关合同条款繁杂,于是就会出现一些信息差,现列举出几条比较关键的部分,供购房者参考,心中有数才能轻松置业。
房地产预售制度下,项目实际和宣传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出入,这里需要关注几个地方。一是宣传时的项目名称可能和不动产权证名称不一致,这是由于土地拍卖环节房企已经在地名办确定了名称,但宣传销售时,房企会根据自己的品牌、产品线等原因,相应地作出一些调整,此类信息无须过度解读,并不影响买卖交易。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房企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已经定好的图纸进行细微调整,此类调整均有设计变更,且在相关部门变更备案,置业者在购房过程中可多关注此类变更是否对后期居住产生影响,如果有实际证据能证明变更对购买户型有所影响,也可以通过协商方式和开发企业对接调整调换事宜。
规划和呈现有可能不一样。一是规划车位与交付不一致。规划初期根据土地指标,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制定了严格的数量配比,机动车地下建设成本较高,事关人防,部分开发企业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没有明文约束的区域进行一些特殊处理,购房者在签订买卖协议时,可协商要求开发企业将相关数据明文写入协议进行约束。二是规划的绿地、道路与交付不一致。这个内容其实和车位建设有一定冲突,如果开发企业信息不透明或处理不恰当,将会在交付后形成各种矛盾。建议购房过程中密切关注此项内容,亦可要求开发企业将相关内容写入合同作为承诺,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样板间和商品房也会有不太一致的情况。预售制度决定了房子是在未交付时买的,大部分开发企业会在项目销售中心或其他区域建设样板间一比一实景呈现。为了让购房者有更好的观感,开发企业可能会修改部分空间尺寸以突出展示效果。所以在购房过程中,必要的话可以让销售人员出示完整图纸且标注明确尺寸,参观样板间的时候根据尺寸进行对照模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还有一些比如预售面积和实测面积不一致,国家规定的合同内会要求明确写入处理办法,比如配套用房后期会有些许变更,亦会在合同附件中明确该部分的信息,签订合同时切记仔细阅读,弄清细节,把功课做足。
上图 看样板间要注意细节。
本报记者 秦 秦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