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01日

相爱恒久远 一报永留藏

本报讯(记者赵改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特此登报,敬告亲友,亦作留念。”看到本报的结婚登报信息,令不少人怦然心动。这几天,总有读者咨询本报结婚登报事宜,想更深入了解,并想将结婚登报当作一份特别的新婚礼物,送给自己即将结婚的亲友。

结婚登报是复古的浪漫,纸质的温柔,将夫妻二人的姓名、誓言变成铅字,印在报纸上,是一份幸福的承诺和“历史的底稿”。有的是异地恋修成正果,有的由同窗变成了伴侣,有的将网恋照进现实……自本报开展结婚登报业务以来,迎来了不少新人,他们的恋爱经历不同、结婚誓言不同,但相同的是携手一生的坚定、力透纸背的爱,他们也收获了亲友和读者的祝福和点赞。

本报其中一篇结婚登报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上刊发后,阅读量达6万+。该结婚登报的主人翁表示,将结婚信息登在报纸上,这种形式更正式、庄重,并且报纸可以保存很久,很有纪念价值。他们收藏了好几份当天的报纸,并将它送给亲朋好友。

据《中国青年报》介绍,结婚登报是一种具有传统意义和现代价值的婚姻宣告方式,复古且浪漫,许多“90后”都很喜欢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在他们眼中,相较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在报纸上公布喜讯显得更加正式,这不仅是一种喜事的宣告,更是对爱情的坚定承诺。这种纸质的浪漫很有仪式感和庄严感,微博、朋友圈等还是属于个人的平台,在公共媒体上刊登简单的几句话,有种向全世界“官宣”的感觉,可以让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的幸福和喜悦。登报的新人们准备好好珍藏这期报纸,以后还可以向自己的孩子展示。

天恩施良缘,白首永同心。结婚登报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还有很多处在金婚、银婚的老人也愿意结婚登报,就像补拍婚纱照一样,以结婚登报的形式重温一下当年的美好。本报就曾迎来一位八旬老人,在其和老伴结婚纪念日时,这位老人在本报刊登一个整版的结婚登报纪念版,让我们从中读出了他对老伴一生不变的感情,朴实而又弥足珍贵。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结婚登报,这份纸质的浪漫,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