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6月14日

摄影服务三十年

□郑乃谦

摄影,民间称照相,当今社会童叟皆会,大家都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提起照相,在我小时候,那可是稀罕事儿。因为家里困难,山区又不方便,7岁之前只照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妹妹百天留念时。至于我拍百天留念的情景,那肯定记不得了。家里连个相框也没有,多亏姑母替我精心保存了这两张照片。

1976年初中毕业,学校没有组织拍合影留念,至今想起还是遗憾。两年后高中毕业时,只是拍了一张大合影。我和同学侯双喜步行到马村,照了一张合影。

1983年,本村人在西村供销社原址开了个照相馆,给大家带来许多方便,两年后关门停业。

以前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木质座机,拍的也都是黑白照片。后来有了小型的单反照相机,但那是奢侈品,很难见到。

1979年,高考遭淘汰,对我刺激特别大,心灵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总想学一门实用技术,以弥补自己的遗憾。班主任王家栋老师建议自学绘画,从素描入手,可两三年过去了我还没有入门。1985年,我放弃素描转向摄影。自己没有相机,好友郭礼成就把他260元买的珠江牌平视取景照相机借我使用。1987年冬,我筹资1500元买了一部美能达单反相机,那时已经流行彩照热,可以搞照相创收,用这些收入支撑摄影创作。

有了这部相机,我就骑着自行车四处游走,到附近村庄为群众拍照。拍完的胶卷送到位于工业路的彩扩部。取回照片后,我再送到客户手里,收取照相费,如此周转节奏很慢。1992年以后,焦作才有了彩扩设备,等上两个小时就能拿到照片。

非常清楚地记得,1987年冬季的一个星期天,寒风刺骨,我在六股涧村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人照相。心劲足可有点犯傻,寒冬里刮大风,谁会有心情照相?次年春天到大东村,又是挨家挨户地问,跑了三排房也没有拍一张。那时候,山里小煤矿多,我经常为外地的打工者照相。

从1988年开始的几年里,春节期间许多家户拍全家福,每到此时我都十分忙碌。有年汛期,山门河发了大水,半个月出了两次水,这是继1970年后第一次出水,难得一见的景观。大家特别稀罕,附近村庄许多人都去山门河口戏水,纷纷在水里拍照留念。就这样,不到一年时间我还清了借款,心里感觉轻松舒畅。

1989年暑假期间,由亲戚带路,我翻越马头山,涉过后大河,到了35公里外的白虎角村。那一带是山西省泽州、陵川的交界处,颇有高原风光。在白虎角朋友张四旺家里住了四五天,其间,他领着我到玛朗、寺南岭等附近村庄照相。

1990年春节以后,我在村东北角路口附近开了一间十分简易的摄影服务部。那个小房子长10米、宽8米。室内没有布景、没有灯光,设备只是一部带标头的照相机。当初主要还是外景拍彩照,如果有人拍黑白证件照得先预约,待彩色胶卷拍完以后才能拍。拍证件照主要是靠自然光,在室外让别人提着一块红布或者白布当背景,条件十分简陋。

经营,但不是全为了营利,所以没有称为照相馆。开业之初,给自己定下的经营原则是:营利与服务并举,为方便乡亲们工作、生活服务,为活跃山乡文化服务,为山区经济发展服务。好朋友张瑞奎、张可以帮我在门前的墙上用红漆刷了大标语:发展摄影事业,建设精神文明。标语干巴巴的,感觉很生硬,可其实我一直是这么去做的。

开店后,不再单单是拍生活留念,拓宽了服务面,为群众、学生、乡政府机关及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

我还照常到附近村庄上门服务,拍百天照、全家福等。假日里,步行到后山的裴庄、桃园村,为深山区的乡亲们拍照。难得有摄影师进深山,加上彼此熟悉,你三张我五张,大家纷纷拍照留念。

没有时兴婚礼摄像的时候,有些年轻人举办婚礼,就让我去拍照片,我为许多新婚青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瞬间。20多年间,我先后为有的父子拍过婚礼照,见证了他们家两代人的幸福时刻。

与时俱进。1991年,我添置了一套新器材,包括一枚长变焦镜头,给经营和创作带来便利。6年后,我买了一部松下摄像机,用来做婚礼摄像,生意不错。10年后,我又更换了一部小型索尼摄像机。婚庆公司多了,自己的摄影器材落后加上年龄原因,这项服务到2016年停止。

不光为群众照相,我也配合乡政府机关的各项工作。有重要会议或春节文艺会演,乡政府让我去拍资料。桃园村一位复员军人办手续需要照片,我和工作人员专程赶到那里。那一天,在崎岖的山路上翻山越岭来回步行了40公里,一分钱没收,老人感动到落泪。林站技术员培育果树新品种,我拍的资料受到省林业厅专家一致好评。

与教育系统的合作最密切,持续时间最长。出于信任,自有相机以来,西村乡的中小学毕业留念和学籍照大多由我来拍。与公安机关合作也不少。我独自下乡,跑最远的村庄是裴庄、桃园;为了管理暂住人口,我到煤窑给外地打工者拍照;必要时,还会到案发现场拍资料照片。与人社系统合作时间不长,可是效率最高。2009年冬季,修武为60岁以上的老人办养老保险手续。时间紧迫,好多村预约让我去照证件照。以后两年的养老保险年检期间,我到本乡每一个村庄,给养老保险年检对象逐一拍照。

最重要的是与计生系统的合作,只举一例。1992年冬季,全省计划生育大检查,确定孟泉村为本县唯一的村子,责任重大,党委书记都进村布置。所有计生对象必须建档,该村一个新媳妇没有照片,恰巧又回了娘家。深夜,随计生工作人员到25公里外的村庄去找那个新媳妇。路上大雾弥漫,好不容易摸到了她家里却没有电,多亏带了闪光灯才拍成照。

为了体现优质服务,回馈社会,逢六一、八一等节日,我多次为儿童和老军人半价拍照。2009年冬,我冒着严寒,骑着摩托车跑了10个村子,为60多位老人和残疾人上门义务拍照。从2016年开始,我连续4年为本乡的大学录取新生免费拍证件照……

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旧的景物渐渐消失,我注重发挥摄影的纪实功能,留心拍摄旧貌资料,留下时代记忆。对附近的自然灾害,我都留下了图片资料。老照片好似陈年老酒,越久越有价值。我自信,这些资料日后肯定会派上用场。

30年间所拍人像照片,不计其数。百天照、周岁照、学籍照、毕业照、身份证照、结婚照、全家福,见证无数人的成长历程和幸福瞬间。乡亲们通过我拍的照片,可以看到社会巨大的发展变化。莫笑我是夜郎自大,西村乡虽然不大,可反映了社会的缩影。

既为山里乡亲提供了周到、便捷的摄影服务,又配合了文化、教育、民政、计生、公安、人社等部门开展工作,我也得到了相应的收入。从这个角度说,顾客都是赞助者,故永远怀着感恩之心。

本该潜心钻研人像摄影,全心经营挣钱,反而热心风光摄影创作。从照相业的角度来说,我似乎有点不务正业,起码方向有点偏差。以照相收入作为经济支撑,摄影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多次自费成功举办个人摄影展。

服务社会,成就自己。为社会做些有益之事,体现了人生价值,说明残而不废,作为农民的我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人生之路。实践证明,原来的经营原则和探索方向是正确的。良师益友、焦作知名军史学者吉怀儒称赞道:“亦农亦商亦照相,亦种亦收亦文章。胸怀光明有大志,弘扬满腔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