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24日

唯有感动才能热爱

——重温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 薛凯敏

穿过文字的星辰大海,能够在心底沉淀并永远释放出光芒的文字,都是那些在史册中支撑民族脊梁的文字,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其中之一。这篇只有3500多字的战地通讯,不仅感动了几代人,也鼓舞了几代人,更让几代人在祖国建设中知道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倍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文中有群体英烈,也有个体英雄。而让作者不由自主情满笔端的,就是那场感动作者并经过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的拍摄,把真实画面还原在人们面前的松骨峰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某营3连的100多名官兵,面对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的美军,毫无惧色,采取各种方式打退敌人5次进攻,最后剩下一个人,依然如松柏坚守在阵地上。

松骨峰战役的惨烈让人刻骨铭心,记忆深刻。在这场战斗中,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志愿军以一抵十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抵抗着“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体现出“英雄百战无惧色,捍卫真理如青松”的无所畏惧,感动了作者,更感动了全国人民。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以其充满深情和饱含真情的语言开篇,既是代表众多读者的扪心自问,也是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种情感一旦成为念念不忘,就会净化灵魂,成为一种思想的升华。在这里,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作者那种按捺不住的情感奔涌而出的急切,能够感受到作者那种急于释放的深情喷薄而出的不能自抑,能够感受到作者急于要把这种感受、感动分享给更多人的迫切心情。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层层递进表达方式,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表现了最可爱的人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不普通。这种感触是真实的,是作者在接触到每一位战士所能感受到的那种伟大。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高大的形象,但他们普通的言行,每每读来都让我们倍加感动。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时时刻刻在履行着祖国赋予的使命——“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

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每个细节在回答着这个问题。松骨峰战役后的场面更加悲壮,战士们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各种姿态,即使铁石心肠,也会潸然泪下: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细节的描写,塑造出了这个光荣的集体勇猛高大的形象,激发出人们对志愿军保家卫国无私无畏精神的由衷敬佩。

细节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性。那些语言、意象、情景、形象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感、价值观,都能从作品创造出的坚实的大地上升腾飞扬。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动人心者莫乎于行。1951年2月,作者从朝鲜战场上采访回国,前方将士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虽然作者在这之前已经写了20多个展现战士英勇战斗的故事,但他都感到不甚满意,直到了解到松骨峰战役,才被这一群可敬可爱的战士感动得夜不能寐。《谁是最可爱的人》不是想出来的,“是从心底跳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

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正义之战。在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举全国之力支援抗美援朝,显示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硝烟虽然远去,但我们知道了上甘岭、知道了长津湖、知道了松骨峰,记住了罗盛教、记住了黄继光、记住了邱少云……这些流芳在史册中的每一个名字,在今天依然是那么振奋人心、鼓舞人心。他们不仅是民族英雄,更是共和国的脊梁,也是世世代代永远铭记的最可爱的人。在祖国母亲即将75周年华诞之际,让我们再记一次他们的名字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