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20日

略说闭目养神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天气炎热,如何午休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近期,有几位读者致电本刊热线,说是他们工作比较特殊,午休时间比较短,还没有来得及睡着就又该起来了。可是如果不午休,下午老是犯困,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赵秋升。他说,午休睡不着也没关系,闭目养神就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法。

赵秋升解释,古人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其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是反应人体健康最重要的指征。《黄帝内经》提出了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的概念,并将魂、魄、意、志、思、虑、智分属五脏,统归于神,并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也就是说,中医认为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是由先天之精生成的,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神在人身中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另外,中医讲“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所以,养生先养心,心安则人安。

赵秋升说,现代人研究,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也就是说,眼睛每天要接受大量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中枢神经,交给大脑处理,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绪。如果一个人闭上眼睛,他获取外界的信息就会明显减少,能极大减轻大脑的分析负担,精神也能放松许多,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心不烦”。另外,《景岳全书·血证》中这样解释血液的生产与贮藏:“总统与心,藏受于肝。”而肝开窍于目,人之脏腑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其能传神,也最为耗神。所以,通过闭目,可以屏蔽纷扰烦杂的外界信息,可以平抑躁怒妄念的内在损耗,可以消除怨屈忧悲的不良情绪。心安身安、气血条畅,心静神宁、精神内守,五脏和谐病安从来。

赵秋升表示,现在上班族工作压力大,常常熬夜加班,即便有一点轻松的时间,还常常手机不离手,这就更需要闭目养神。具体来说,失眠、焦虑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视疲劳、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眼睛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患者,都比较适合经常性的闭目养神。至于方法,姿势可坐可卧、时间可长可短,只要身心放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