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17日
母亲的高光时刻
□ 黛 烨
母亲节,想必饭店人会多,女儿请我们吃饭决定打个“提前量”,可11时30分到家附近一饭店时已经没有座位,连外面日头下坐得都是人。无奈,我们开车又跑到建设路的一家饭店,女儿先下车进去瞧瞧。不一会儿,只见她向我们招手,表示有位子。包间已满,还有两张桌子,我们刚坐定,两桌也坐满了。女儿点菜的空当儿,我好奇地环视店内,发现每桌上都端坐着一位银发飘曳、慈祥的妈妈。每位母亲在一大家人的围拢中,享受着幸福时光。
与往常年轻人聚会不同的是,今天饭店没有纷杂的喧哗,而呈现了温馨的氛围。抑或母亲们不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她们光知道今天是自己的节日,儿女们送来礼物,请自己品尝美食,以此来庆贺、来感恩。
这天早上,爱人去快递驿站取女儿给我俩买的T恤,顺道买了一兜鸡蛋。爱人穿着新衣服,笑意盈盈,这里面蕴涵女儿的心意。我擦拭着鸡蛋,又想起儿时自己偷藏鸡蛋的事儿。
鸡蛋如今特别常见,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可是稀罕物,你到亲戚朋友家,给你荷包俩鸡蛋,那是优渥的待遇。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上班前,自己在生日时,要给母亲两三个鸡蛋,以感谢母亲的生养之恩。不是有人说,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苦难日吗?
一颗颗光洁的蛋壳上,映照出悠悠岁月。上世纪70年代前,鸡蛋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我在生日前一个月,就开始偷偷地积攒鸡蛋,隔三岔五偷藏一个鸡蛋,藏在自己认为隐秘的地方。这种“偷盗”行为延续数年,自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到生日当天早上,自己将心意献给母亲,报答她的劬劳之恩。
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欣慰地说:“还是老末犊(小儿子)有心。”只不过,母亲不舍得吃,鸡蛋煮熟后,让一家人共享这“美食”。多年之后,母亲在一次她生日时提及我偷藏鸡蛋的事,其实她早就知道,因为家里的食材有数哩,她只是不说透罢了。在全家人的欢声笑语中,我偷藏鸡蛋的故事告一段落。
母亲为了儿女,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她还要领孩子们的情谊。爱人她们三姐妹在母亲节前夕,专门为91岁高寿的岳母买了一身新衣裳,还在集市上买了她爱吃的豆沙糕、绿豆丸子和红薯丸子。岳母吃着、穿着,见老街坊逢人便说:“母亲节,闺女们给买的。”
饭店里,餐桌上,流溢着满满亲情,因为是母亲节,这是母亲的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