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17日
专家提醒
高血压患者夏季别随意停减药
本报记者 梁智玲
进入夏季,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随着气温升高,自己的血压较之前降低,甚至恢复正常。“血压不高,赶紧把降压药停了,不用吃药。”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会有这种想法。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专家杨静提醒,夏季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多事之季”,夏天血压降低只是个假象,高血压患者切勿自行减药、停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规范用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据介绍,人的血压并非恒定的,在不同季节会有其变化规律,夏季一般血压都低一些。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寒冷,血管受冷空气的影响会出现略微收缩,血压也会受到影响。夏天气温高,血管会出现扩张的状态,血液压力就会变小,血压也就会下降。另外,由于夏天天气炎热,人体排汗较多,血液流通会变得顺畅,血压就会相对降低。
每年夏天,都有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擅自减药、停药,出现血压异常波动的现象。最近几天,杨静接诊的老年患者经常会提出疑问:“我的血压到夏天就正常了,降压药是不是可以停了?”其实,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出现血压降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康复治愈。若患者看到自身血压下降,随意减药、停药且不加以监测,很容易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高血压的治疗需要规范、长期用药,若高血压患者自行停药或减药,则会出现血压反弹升高的情况,重新治疗可能需要增加药物剂量。”杨静说,间断性服用降压药物会引起血压明显波动,血压水平忽高忽低会直接影响到心脏、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还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极其危险的情况。
除了遵医嘱规范用药外,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还应注意哪些情况呢?首先,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的是,一天24小时里,人体血压并不是保持平稳恒定的,早上6~10时、下午4~8时血压会出现两个峰值,夜间睡眠时血压处于低谷状态。患者可根据这一规律,规范监测血压,全面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如有必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药时间,使昼夜血压都能得到良好控制。其次,高血压患者除了规范用药,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下降,水分丢失较多,高血压病人尤其需要注意饮食起居。日常应多次少量饮水,以防血液黏度升高。饮食切忌贪凉,避免过多食用冰镇饮料或水果。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室内和室外温差应控制在7℃以内,还应注意居住环境通风,保持室内干燥清洁。最后,高血压患者在运动锻炼过程中也应该格外注意。早晨血压处于峰值,不宜过早出门运动,运动方式以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不宜过量,运动时可随身携带一些急救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