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17日

覃怀热土上的红色烽火

□ 董沁生

沁阳,古称覃怀、怀州、河内、怀庆府,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曾讲:“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清乾隆年间进士范照藜在《怀怀诗·并序》中赞美:“名都胜景,自唐虞夏商周而后,历历可稽。宦绩人材,由汉唐宋元明以来,蒸蒸而上。”《沁阳市志》载: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府存县,怀庆府改为沁阳县。之后,在这块古老的热土上红旗漫卷,烽火四起。

崇义古镇 碧血丹心的先烈

崇义,意为“崇尚礼义”,唐初曾置忠义县。著名的革命先驱杨介人(1899年至1936年)就出生在这里。

据《沁阳文史资料》《中共焦作党史专题研究选编》《百年记忆》等书刊介绍:杨介人,字廉泉,曾用名介臣,1919年12月9日,赴法国勤工俭学,河南留法学生负责人之一。1921年加入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并创办《廉泉》刊物。1923年2月,与赵世炎、周恩来、萧朴生一起,参加了旅欧少年共产党在巴黎西郊召开的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将旅欧“少共”改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3年,与聂荣臻一起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

1924年秋,杨介人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安阳县委书记、汲县地委书记等职。负责邢台至新乡京汉铁路以及汲县至博爱县道清铁路沿线的工运、农运、学运工作。

1925年6月至7月,为声援“五卅”运动,杨介人参加领导了焦作煤矿工人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斗争。9月,又发动了安阳六河沟煤矿工人罢工斗争。

1926年3月,杨介人任中共卫辉地委书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介人回到家乡,在沁阳、温县等地建立地下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在崇义村成立“青年读书会”,传播、引导和教育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1928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杨介人在安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多方营救获释。出狱后,先后在温县、沁阳等地教书。在沁阳木楼学校教书时,他还亲手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画像挂在教室,并用简瓦在校园空地上摆成中国地图,栽上花草,再标出被帝国主义侵略地区,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马列情怀和爱国热情。

1930年,杨介人重新回到安阳领导工人运动。1932年,杨介人在天津领导工人运动时,不幸被捕入狱。在狱内,他一身正气,威武不屈,多次领导绝食斗争。1936年12月23日,在领导共产党狱中支部组织的越狱暴动失败后,于同年12月30日被杀害于国民党保定监狱,时年37岁。1946年春,沁阳县人民政府追认杨介人为革命列士。

2009年9月,杨介人当选“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河南英雄模范人物”和“3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焦作英雄模范人物”。

紫陵古寺 红色支部的诞生

紫陵,因春秋齐国晏子葬于此而得名,又言紫陵位于太行紫金坛下紫陵涧而成名。中共沁阳第一个党支部就成立于村里的开化寺。

1927年春,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党的地下工作者郭晓棠来到沁阳紫陵一带开展党的工作,成立“谔声社”“读书会”,积极传播马列主义。

1929年春节,紫陵的反动头目任全伦等勾结恶霸、祸害乡邻,制造了震惊豫北的“紫陵惨案”。

1932年1月,郭大佛等人在沁阳县城北街成立“青年反帝大同盟”,对外称“明月读书会”;2月,郭大佛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中共河南省委委派李新民到沁阳,指导成立中共沁阳第一个党支部,郭大佛任党支部书记,任建樟任团支部书记。中共沁阳第一个支部委员会的建立,使沁阳的革命斗争掀起了崭新的一页。

1932年9月6日夜,党继新、郭大佛组织10多名青年农民,手持刀枪棍棒突袭六区区公所及民团所在地义庄,砸毁电话机、烧掉账簿公文,并在郭舜仁的接应、规劝之下,有40余名团丁起义。同时,成立“豫晋边红军游击队”。之后,党继新、郭大佛、郭舜仁等人夜渡沁河,西去济源,再次组织暴动。9月9日,奇袭五山镇五区区公所大获成功,后有50余名青年农民参加入游击队,并建立原大寨根据地。“沁济暴动”震惊豫晋两省,国民党调集数千人,围攻两地游击队和原大寨,终因寡不敌众,暴动失败。这次暴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支援了卾豫皖苏区。

1933年初,王耀轩加入共产党,并与周瑞麒、任贯一等重建中共沁阳支部委员会,为后来中共沁阳县委、中共沁阳中心县委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行热土 烽鼓不息的县委

山王庄镇不仅是“竹林七贤”的游学之地,也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祖茔的所在地,还是明代历学家、音乐家朱载堉的归隐之处。1935年7月,中共沁阳县委在山王庄村正式成立,同年8月,中共沁阳县委改为中共沁阳中心县委,辖沁阳、济源、孟县等县党的工作。1936年春,中共沁博边区委在山王庄一带成立。1937年9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在山王庄重建,王毅之任县委书记,辖沁、济、温、孟、博五县党的组织。同年12月,沁阳县委在紫陵村组建,马纪民任县委书记,冯精华、任雷远任委员。

1938年2月21日,日军侵略沁阳后,中共晋冀鲁豫省工委、豫北特委、沁阳中心县委在紫陵仙神庙支持组建豫北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遭到反动势力的突然袭击,后中共沁阳中心县委迁至山西犁川。同年4月,郭大佛率队在沁阳西宜作村击毙日军70余人,郭在战斗中牺牲。同年6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在大河里尚庄重建。10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

1940年1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在土岭重建。重建次日,国民党47军523团袭击山西晋城土岭一带的党政机关,造成骇人听闻的“土岭事件”,20余人伤亡,中共沁阳中心县委书记刘刚、副书记王毅之等83人被捕。

1942年夏,被朱瑞誉为“太行山下民众的领袖”的田时风,在晋城西南的范河村组建“晋沁敌工站”,对外称“八路军办事处”。8月,成立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田时风任县长。1942年冬,中共沁阳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派尚有明等人策反伪军董学义部,200余人弃暗投明。

1943年3月,中共太岳区委撤销晋南县委和沁阳县委,成立晋沁县委。1945年4月,晋沁县委撤销,中共沁阳县委在捏掌村组建,同年11月8日,沁阳县城首次解放,中共沁阳县委由捏掌村迁至城中。但风云突变,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再次占领县城后,中共沁阳县委被迫撤至捏掌村。

1947年7月,沁阳县城二次解放,中共沁阳县委、沁阳县民主政府及党政机关由捏掌村迁入城内。

赵寨整党 重若丘山的会议

赵寨村是唐太宗李世民赞誉东何“精练军戎”,并赐练姓的古村庄,有“凤凰栖息”之传说。

1947年,太行第四党政军首脑机关,陆续转移到赵寨村和紫陵村。

1948年1月10日至2月15日,中共太行第四地委、第四专员公署在赵寨村张氏祖祠召开区以上干部整党整风会议,来自沁阳、温县、博爱、修武、武陟、焦作、山西陵川等8个县市的区级以上干部1163人参加会议,其中,部队干部264名。沁阳县委书记张青山、县长任小风带领沁阳500多名干部参加学习,地委书记贾久民、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于林、地委宣传部长高宗智等出席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土地会议精神,学习《中国土地法大纲》等文件,纠正了土地改革中“左”倾错误,加强了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纯洁了党员队伍。

烽火连天,覃怀的革命故事不胜枚举:人称冯大娘的李河运,将2个儿子、儿媳和1个女儿送往八路军部队,就连10岁的小儿子冯志功也参加了儿童团;地下交通员、英雄母亲任大娘;“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之一的李文彦;空军司令员马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