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15日

云台深处听蝉鸣

□田 健

云台山不光是有色彩的,更是有声音的。

当你走进四月的云台山,寒意还未消退,湿漉漉的晨雾还未散开,你会在阒静的山谷里听到一种细细的、尖尖的、清脆的鸣叫声——叽、叽、叽,这种声音回响在弥漫着淡淡槐花香的山谷间,像淙淙的溪流,清澈、透亮、动听,又像少女的歌声,醇美、芬芳、诱人。待到谷雨过后,楝花绽放,初夏来临,气温升高,空气湿润,这种声音骤然由先前的小调演变为一场管弦交织、气势磅礴的大合唱,穿云破雾,响彻山谷。这,就是云台山的蝉鸣声,一种发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云台山的蝉鸣声,处处可闻,但以万善寺景点为盛,堪称一绝。

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祥瑞之音,寓意着丰收、丰裕和好运的蝉鸣声,在云台山似乎有着更特殊的地位、更吉祥的寓意和更美好的祝福。

云台山的蝉体形娇小,有别于平原地区体形健硕、威风凛凛的蝉,形体只是平原地区蝉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至多有指甲盖大。它的颜色也不像平原地区的蝉那样黑中泛黄,带着一种闪闪发亮的金属般的光泽,而是一种纯粹的灰褐色,像片干树叶附着在乔木枝头或冠木丛中,饥餐树汁,渴饮朝露,无欲无求,只管高歌。

云台山万善寺景点的蝉鸣声又是有特色的。它单个时尖厉、清脆,带着一种清心寡欲的洒脱;合唱时宏大、空灵,像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拍岸击石,又给人一种震撼。

万善寺的蝉声何以能自成风景、绝伦无比、撼人心魄呢?我站在寺院门口的石台上,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聆听着不绝于耳的蝉声,很快便找到了答案。原因之一,这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由东、西、北三面大山阻隔,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区域,很少受到外界车马喧嚣声的影响。之二是跟建在这里的寺院有关,原本就是清幽之所,加之梵呗缭绕,木鱼声声,可不就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显得别有洞天。之三是来自内心的那种特别的感受,由“听蝉”到“听禅”,不单字面有了变化,更在于意境的不同和意义的升华,听来听去听到最后,竟殊途同归于人的内心,同归于“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那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和解脱,同归于“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洒脱和美好。

古人认为,蝉高栖枝头,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的象征。因此,中国文人常借蝉自喻自身的高洁。唐初虞世南的《蝉》,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万善寺听蝉,我整个人好像融化在了蝉声中,融化在了云台山的山水间,融化在了大自然的风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