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04日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活动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薛新中为市民检查听力。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本报讯(记者朱传胜)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为进一步普及科学爱耳护耳知识,加大全社会听力残疾预防普及力度,增强公众主动健康意识,当天,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在焦作火车站北广场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咨询,医务人员免费为市民进行电耳镜检查、耳内窥镜检查、纯音测听检查,并开展了耳部疾病和保护听力健康宣教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以及压力大、不当用药等原因,导致听力障碍患者人数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信息,全球已有超过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存在听力问题人数最多的国家,有超过2.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或其他耳科的相关疾病。

为了避免听力损伤,该科主任薛新中在义诊中传授市民五个方法:一是减少接触噪声及喧闹环境。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许多人经常佩戴耳机。长时间戴耳机高音量很容易引起感音神经性聋,造成听力下降,但是正确使用耳机,一般不会对听力造成损伤。使用耳机的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成人每日使用耳机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个小时,每佩戴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未成年人应当尽量不使用耳机。此外,要选用优质耳机,尽量使用耳罩式耳机,少使用耳塞式耳机,避免在睡眠时使用耳机。二是学习正确擤鼻方法。感冒、鼻炎流鼻涕时,很多人习惯用力倒吸鼻涕或按住两个鼻孔使劲擤鼻涕,希望一下子把鼻涕全部擤出来,但这种骤然的压力会让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及病菌瞬间被冲击到中耳腔中,从而感染红肿,引发中耳炎,甚至导致耳膜穿孔、流脓,造成听力严重下降或失聪。正确的擤鼻涕方式: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样方法再擤另一侧。三是杜绝随意掏耳,不使用硬物掏耳。平时不要随便用挖耳勺、小木棒等工具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另外,如果频繁掏耳,会刺激耳道皮肤,诱发外耳道乳头状肿瘤,后果不堪设想。四是谨防水入耳。游泳、洗澡或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朵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将棉棒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五是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使用后易发生药物性耳中毒,继而损伤听力。特别是婴幼儿的内耳发育还不完善,易受药物影响,一定要慎用以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