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6日

胜利街:

百年老街演绎别样繁华

本报记者 朱颖江

2月25日一早,胜利街就热闹起来,刚出炉的烧饼散发出诱人的焦香味,热气腾腾的丸子汤、豆腐脑、胡辣汤“勾引”着路人的味蕾。两侧店铺也都是早早地开了门,将最新鲜的食材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供大家挑选……

胜利街是一条有着百年之久的老街,始建于1911年,原名西马市街,是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设的重要街道之一。1927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西马市街改名为中山街。1949年,中山西街改为胜利街,纪念解放战争胜利。

胜利街南北走向,北起民生街,南至烈士西街,被东西走向的解放路、大杨树街分成了北段、中段、南段。在这儿生活的居民习惯称为胜利北街、胜利南街(包括中段、南段)。当年的西马市街,如今的胜利街,这条横跨一个多世纪的老街,在历经了百年沧桑之后,依然用繁华演绎着老街独有的味道。

“胜利街建成至今,100多年来最不缺的就是烟火气。”家住胜利南街的郭荷花今年74岁。她说,上个世纪50年代的胜利南街是我市较大的居民生活区,街道两侧有10多条胡同。上世纪80年代,政府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高家胡同、豆腐巷、宋家胡同、东胡同、千恒里胡同被拆后盖成了楼房。如今,这条街上只剩下太平巷、西胡同、西平胡同等。这条街位置好,居民多,来这里做生意的人也多。加上街道四通八达的小胡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周边居民也都来这里采购。

这条老街很窄,细细长长的,沿街两侧的店铺门挨着门。有经营甜点熟食的,有卖蔬菜水果的,还有销售生活用品的店铺,人们在狭长的街道里穿梭,讨价还价声、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在一家卖馒头的店铺前,蒸馍用的箅子摞在一起有3米高,热腾腾的蒸汽被冷风一吹,小麦的香味飘进人们的鼻子里。“守着馒头店,俺家每天都吃新出锅的蒸馍。”居民刘香枝笑着说,出门都是卖菜的,家里的菜也是天天买新鲜的,生活特别方便。对于生活在胜利南街的居民来说,便利的生活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

“这条街热闹得很,不次于成都的那些老街。”在胜利南街经营小吃的摊主很自豪地说。

居民刘朵儿住在这儿有40年了。她说,胜利南街一直以来都特别热闹,上个世纪街口有个回民门市部。该门市部是胜利街上地标性建筑,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应有尽有,桃酥、蜜三刀等琳琅满目,暖水壶、小镜子等物品一应俱全。除了让她难忘的回民门市部外,还有那些甜的、咸的老味道。

如今,胜利街为适应城市变迁,成了商贩眼中的“商业街”、居民眼中的“集贸市场”,不管如何演变,老街上的繁荣,让人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上图 中午时分的胜利街恢复平静,商家也迎来了短暂的宁静,等待傍晚的高峰。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