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6日

河南理工大学数信学院“知‘数’达理、‘数’说黄河”实践团:

法护黄河,青春有我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本报通讯员 胡华伟 周 琪

●团队简历

今年1月,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共同指导的“法护黄河青春行”沿黄九省(区)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河南理工大学数信学院的“知‘数’达理、‘数’说黄河”实践团队成功获批,成为河南理工大学唯一入选团队。

立项以来,“知‘数’达理、‘数’说黄河”实践团队结合2024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青年中入脑、入心、入行。

●奋斗故事

今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知‘数’达理、‘数’说黄河”实践团队以个人实践和团队合作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补充的方式,在黄河重点生态区、沿黄社区(村)及河滩等地,开展主题宣讲、“河小青”净滩、水源地保护、河湖巡查等生态环保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践行黄河保护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主题宣讲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精心制作了宣传页,他们深入沿黄社区(村),向群众发放并讲解《黄河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家要将保护黄河付诸到实践中,体现在细微处。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录制了系列宣讲微视频,详细介绍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沿黄流域孕育的文明,以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马渡险工三十五坝等沿黄重大工程等。在“河小青”净滩中,实践团成员走进黄河支流沁河、黄河中下游郑州段等地,他们不顾严寒,身穿志愿服,拿着垃圾袋、夹子等工具开展巡河护河行动,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沿着河岸捡拾白色垃圾,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共同营造保护江河、维护生态环境的氛围。实践团队还在沿黄地区的公园、社区、广场等地开展社会群众签名活动,增强群众对法护黄河的自觉意识。此外,实践队员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还开展了水源地保护、河湖巡查等活动。“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主动承担起保护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使命,弘扬法治精神,落实《黄河保护法》,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实践团队长周琪在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后表示。

2月17日,为扎实开展“法护黄河青春行”沿黄九省(区)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护河实践能力,“知‘数’达理、‘数’说黄河”实践团积极调动家在郑州的同学前往黄河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带领大家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了解学习中华民族在同黄河水患斗争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观看并学习黄河的自然史、文明史、治理史,参观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

春节假期期间,河南理工大学数信学院团委主办,河南理工大学“知‘数’达理、‘数’说黄河”实践团承办了“普及黄河保护法、携手共护母亲河”书画创作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各类书画作品100余幅(件),大部分书法作品集中书写了《黄河保护法》的相关条文,或学习《黄河保护法》的感想;绘画作品则以“普及黄河保护法、携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展开创作。

●未来展望

保护黄河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接下来,实践团将认真总结实践成果,不断反思相关问题,争取将调研内容系统化,形成可复制、可参考的实践范本。今后,实践团会继续常态化开展净滩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河小青”力量,切实做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