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6日

李棠阶入宫

□及 一

李棠阶,字树南,河南温县人,道光二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云南、广东学政等职。道光二十七年,因违例录取老年武生,部议追责,降三级调用。李棠阶一气之下,称病请假,居家不仕。两年后,应邀赴武陟河朔书院主持讲学,这一讲就是13年。

李棠阶弃官居乡共15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道光帝驾崩、咸丰帝驾崩和年仅6岁的同治帝继位(慈安、慈禧二太后垂帘听政)。大清江山日暮途穷,岌岌可危。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经慈禧提议、慈安点头,决定起用一批名声显赫的旧臣入宫辅政,其中就有咱老乡李棠阶李大人。

那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李大人午睡醒来,洗漱完毕,走出办公室,对着太阳打了个大哈欠,然后夹起四书五经赴讲堂授课。刚到院里没几步,但见一队骑马官兵涌入校园,门卫阻拦不及,已抵达李棠阶面前。客官问清姓名,即刻下马,取出圣旨,让李棠阶听宣。李棠阶急忙跪下,洗耳恭听。关键就那一句话:李棠阶即刻启程进京,入宫听用。

李棠阶双手接过圣旨,审视再三,犹豫再四,不敢违抗,也不敢再称病推辞,便将所教课程做一番交代,钻进两头小毛驴拉的青布小轿车去了北京城。赶车的是他刚满19岁的儿子,让儿子赶车,一来到北京开开眼界,二来路上照应方便。年轻人性急,一路上,小鞭儿赶着两头小毛驴不停地跑,紧跑慢赶,三天抵达北京城。

跨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来到皇宫大院。先见谁呢?三思之后,决定先去拜见小皇帝。皇帝再小,也是一国之君啊!

其时,小皇帝正在太和殿前由两位小太监陪着弹琉璃蛋呢。那琉璃蛋可是外国进口货,当时的中国根本不会造。那么圆,那么滑溜,那么透亮,五颜六色,每个里面都有个眼珠子。这么高级的玩意儿,除了皇帝,谁家孩子能玩得起?李棠阶虽没见过那玩意儿,但丝毫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工作,是社稷江山。急忙忙趋步上前,扑通跪下,高声唱诺:微臣李棠阶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儿子也跟着跪下磕头,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谁知那三个小家伙儿只顾贪玩,对李棠阶也不看一眼。李棠阶再次叩头,再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来,小皇帝说话了,问两个小太监:他是谁呀?两个小太监齐声说:不认识。小皇帝发了脾气,都不认识你,滚蛋,快滚蛋!李棠阶以为这三个人没听明白,再次叩头,再次禀报:微臣李棠阶奉旨入宫听用……没等下面的话出口,小皇帝急了,大声发起脾气:叫你滚就滚,哪那么多废话?滚,滚,快滚!两个小太监也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地咋呼起来:再不滚就是欺君之罪,可要杀头的。李棠阶哭笑不得,只好拍拍两只沾土的袖口,颓然离去。

上哪呢?上东宫吧,拜见慈安去,她是老大。

来到东宫,被宫女拦住,说是太后有恙,刚喝了药躺下发汗呢,严禁任何人打扰,想拜见改日再来。李棠阶不得不怏怏而退。

直奔西宫,拜见老二——慈禧。如果再吃闭门羹,就干脆回去,继续教书。

西宫里,年纪轻轻容光焕发的慈禧太后正在享受着李莲英的按摩技术,对于李棠阶,她只知其名,不认其人。宫女禀报后,她红唇微启,吐出四个字:领他进来。

李棠阶被领进屋,他儿子却被拒之门外。

李棠阶一进屋便跪下磕头,先向太后请安,再自报家门。平身吧。慈禧客气道。继而又问:门外站的何人?李棠阶赶紧回话:微臣犬子。不知慈禧太后真的不懂,还是有意说笑,鼻腔里哼哼两声,道:犬子,啥犬子?李棠阶又赶紧回话:就是我的孩子。慈禧道:那就让进来啊,我就喜欢孩子。李棠阶正巴不得这一声呢,赶紧出门,将孩子拉了进来。孩子比父亲高半头,慈禧见了,不由道:哟,都成大人啦,还孩子长孩子短哩。李棠阶闻言,扑通跪下,连连磕头,高声唱喏:谢太后隆恩,谢太后隆恩。慈溪笑了,说:我连块糖还没给孩子呢,你谢我什么?李棠阶跪着回话:太后封犬子为大人啦,当然该谢。那“大人”二字,说得特别高亢明亮。紧接着,侧头朝孩子挤挤眼。孩子会意,急忙跪下,磕头如捣蒜,连声谢太后隆恩。

垂帘听政的太后自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话既出口,覆水难收。慈禧忍不住笑了,说:你们这些个读书人呀,个个心灵机巧。也罢,封就封啦,领孩子上吏部去吧,说你的事,也说说孩子的事。就说我说的,将孩子补到七品册上,先在吏部当个听差的,历练几年后再放实职。

李棠阶父子再次叩头,千恩万谢。

不久,慈安太后得陡病去世,慈禧太后独掌大权。李棠阶学识渊博,聪慧过人,深得慈禧器重,连连擢升,官至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

在漫长的仕宦岁月里,咱老乡李大人,居庙堂而忧黎民,持高俸而犹俭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虽不能扶大清江山于将倾,却也做到了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故青史留名,后世称颂。

本版来稿请发至邮箱:jzwbxq@163.com(请注明姓名、电话及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