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0日
加强服务,让“网红”变“长红”
□史 凯
前有淄博烧烤“引路”,后有“尔滨”强力示范,短期内国内的旅游热点一个接一个,在文旅频繁“出圈”、热度不减的背后,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力量在支撑着。
“冻梨摆盘”“人造月亮”“飞马踏冰”……这个冰雪季,哈尔滨对游客的“宠爱”让其成为国内“顶流”的旅游目的地。其热度甚至还传播到了国外,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伴随着“南方小土豆”一起纷至沓来。
笔者认为,能成为“顶流”的旅游目的地,起码有三点是必须要有的:第一,当地的旅游资源必须非常有特色,在别处很难享受到,像“小饼圈一切”的淄博烧烤、“尔滨”多年来坚持举办的冰雪主题旅游等。如果没有吸引人眼球的特色旅游内容,游客很快就会出现审美疲劳,或许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抛弃。围绕主项旅游做文章,同时跟随市场不断转换“热点”,大胆“尝新”“试新”才有可能带来积极的市场反应,而早些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旅游经营模式,将会渐渐被边缘化。在加大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特色文化赋能景区,打造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硬核”文旅产品才能有出路。
第二,当地旅游市场管理非常到位、反应机制也简单迅捷。对于出现的“欺客”“宰客”“甩客”等现象,管理部门能马上介入、迅速处理。反之,就可能落得前些年国内某冬季旅游热点的下场,虽然该地有非常好的热带旅游资源,可能因为对于旅游市场的管理有些松散,导致频频出现“宰客”事件,并不断被游客传播和扩大,导致形象和口碑快速坍塌,旅游人数和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从细节上提升食、住、行、游、购等服务,在文旅产品与游客、网友的互动中迭代升级,促进社会资本和商户服务加大投入力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需要成熟的市场氛围。因为只有常抓不懈和不断教育引导,才能让旅游市场的多数经营者在思想认识上达到高度共识,并且养成“优质服务在先”“用诚意换市场”的待客习惯。这一点是最不容易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去年的淄博烧烤热可以看出,“宠爱”这个词频频与“文旅”挂钩,俨然已经成为旅游服务好坏的代名词,其就是对旅游服务质量的一种“高级解读”。从市场反应来看,不管是哪里来的游客,都对当地旅游市场的“宠爱”非常受用。在眼下自媒体时代,当地的旅游氛围也因此被游客直接拉满,影响力和好评度不断高涨,形成了“只要你旅游服务做得好,哪怕隔着万水千山我也要奔赴你而去”的群体消费风尚。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打造的差异化产品,才能形成竞争壁垒。一些网友更是直言:“没有宰客、提高服务,才是王道!”而对于普通旅游城市来说,想进一步提升旅游品牌,还需要思考如何从“网红”到“长红”,让“流量”变“留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