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08日

张珲:反诈战场的“尖刀利刃”

本报记者 杜挺勇

随着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电信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严打此类犯罪已成为公安工作的重点之一。

重拳出击,严打电诈。2023年,博爱县公安局反诈中心交上高分成绩单——先后侦破焦作市公安局A级督办的多起电信诈骗及关联犯罪重要案件,及时成功预警劝阻4211人,为群众追赃挽损288多万元;针对“两卡”犯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0多人,实现电信诈骗打击和防范工作“两升两降”。

成绩的背后,是该中心全体民警付出的大量汗水和努力。关于这些赫赫战功,大家提起最多的是博爱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张珲,他是同事们公认的“反诈尖刀”。

2月2日晚,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泡上一杯浓茶,张珲又钻进了研判室。“电信诈骗案件多是异地作案,比较隐蔽,所以前期摸排的数据信息特别多……”张珲说,夜深人静时,正是攻坚分析的最好时候,加班加点早就习惯了。

入警近20年,一直忙碌在刑侦战线,负责反诈工作也已5年多,张珲给人的印象是能吃苦、爱钻研。大家记得,当年张珲刚入警时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对方是一名身高马大的男子,突然砸碎手中的酒瓶,拒不配合抓捕。关键时刻,张珲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虽然手部被扎破,但成功控制住了犯罪嫌疑人,保护了队友的安全。

大家还记得,2010年,辖区一居民被骗200多万元。当时针对电信诈骗的侦查手段还不太完善,张珲主动请缨、直面挑战,总结技战法,将案件侦破,为打击电信诈骗竖起了标杆。

听到同事们的称赞,张珲却很谦虚地说:“在反诈战线千万不能自满,因为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必须一直学习最前沿的技术……”

钻研新技术,张珲多年来一刻也没停步。同时,他还善于结合辖区实际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提炼破案技战法,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让同事们也提高了打击电诈的办案水平。

提升战斗力,拧成一股绳。张珲唯一的目标就是拼搏竞进,真正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我们永远忘不了博爱公安,忘不了张警官……”直到现在,博爱县某企业负责人想起几年前的一起案子,依然激动不已。2020年,该企业报警称有人冒充公司领导让财务人员转账120余万元。如果钱款追不回,将严重影响企业运营。

该起案件充分彰显了张珲的综合指挥能力。由于报警及时,张珲迅速和银行方面联系,启动止付程序,并对线索进行追踪。不到两天,张珲锁定了在广东、浙江活动的诈骗团伙成员。没有耽误一分钟,张珲带领一组人员前往浙江,安排另一组人员前往广东。

整个抓捕过程,张珲及时根据最新线索进行调整部署,指挥两组人员同期行动。不到4天,该诈骗团伙10余名成员全部落网。更让人振奋的是,涉案的120余万元全部被追回。

粗狂的外表,却心思细腻。2021年年初,在侦办的几起连发的诈骗案件中,张珲发现赃款在郑州有被再次取现、转账等情况。“一定有一个相关的‘洗钱’团伙,必须打掉!”综合分析数据,张珲信心坚定,带队赶赴郑州。然而,进一步的调查困难重重,涉嫌参与“洗钱”的几人居住分散、行踪不定,反侦查能力极强。

张珲一方面采取传统手段进行追踪,另一方面抓住犯罪嫌疑人的物流信息等细节,最终确定郑州某大厦有一个隐蔽的“洗钱”窝点。经过深入核查,张珲终于等到时机成熟,一举将该窝点端掉,抓获犯罪嫌疑人70多人。

前期数据分析需要耗费大量脑力,但摸清方向后,由于犯罪嫌疑人都在外地,抓捕工作对反诈民警的体力、意志又是一种挑战。

2023年夏季,博爱县发生一起刷单诈骗案,受害人损失20余万元。吃住在警队、加班熬红了双眼,张珲及时掌握了犯罪团伙的框架后,抓捕随即展开。这一次,张珲带队连续出差近两个月。犯罪嫌疑人在广东省某市的城中村落脚,环境复杂,气候炎热,连续作战的民警已经有些吃不消。关键时刻,张珲冲锋在前,给大家鼓劲。靠着这股拼劲,他带领队员抓获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犯罪嫌疑人12人。

“打击电诈、为民解忧,我们始终在路上!”张珲说,将成绩当成动力,他和博爱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全体民警将不忘初心,忠于事业,继续攻坚在反诈第一线,全力守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上图 张珲(左)和同事在分析案情。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