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08日
妈妈的年夜饭
本报老年记者 杜同祥
我家的年夜饭很正式,俨然是岁末年初、承前启后的大事。妈妈做年夜饭的菜谱讲究“口彩”,即菜不仅要色香味俱全,名字更要好听,寓意吉祥。
俗话说:“看你慌得跟过年一样。”的确,春节临近,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心里慌慌的。你去买菜买肉,他去买鱼,我去收拾碗筷,父母忙着张罗年夜饭,越忙过年的味道也就越浓。
厨房里热闹非凡,爸爸负责打下手,妈妈切切煮煮,锅碗瓢勺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各种平淡无奇的食材,在妈妈的手下变成一道道美食,随着香气飘散,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便缤纷呈现。记忆中,妈妈的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道菜,一是鱼,二是鸡。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鸡和“吉”谐音,象征“吉祥如意”。母亲做菜比较随性,不拘泥于固定做法,甜、咸、酸、辣自己掌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妈妈的味道。最好吃的菜,就是妈妈做的菜。饭菜做好,春晚也要开始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年夜饭正式开场,边吃边说,回顾一年来的收获,憧憬新一年的美好,聊到高兴处传出开怀的笑声,碰杯声不时响起。这就是过年,妈妈的年夜饭也伴随其中,成了全家人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过年的味道也许就是热热闹闹吃年夜饭时的那种温馨,吃的是一种亲情、一种氛围。亲人围坐一起,始终是一年的期盼。母亲烧的菜带着家乡的传承和地方特色,伴着儿时的味觉记忆,何时都不会忘记。
链接:
焦作日报
豫ICP备14012713号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12713号-1
◎
《焦作晚报》焦作晚报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