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28日
0028,蓝天编号封存!
本报记者 朱颖江
①
②
12月16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市民张保利来说,这一天让他铭记在心。这一天,他光荣地从焦作市蓝天救援队退役,成为我市第一名退役的“蓝天”队员。
“焦作蓝天0028编号,封存!”焦作市蓝天救援队队长张伟郑重地宣布。
身穿天蓝色制服的张保利笔挺地站着,两名“蓝天”队员神情庄重地将其制服上的编号和队徽摘下。
天蓝色的制服是张保利的“铠甲”,队徽见证了他的荣耀,0028编号永远闪光。
这一刻,张保利红了眼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这一刻,曾经一起风里来雨里去的“战友”也都红了眼眶。从此,张保利不能再穿这套让他无比自豪的制服。他哽咽地向“战友”保证:“我的心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身患疾病无奈退役
从“蓝天”退役,张保利很无奈。
“父母年纪大了,我不能让他们担心。”说到父母,张保利红了眼眶。
张保利作为“蓝天”出队率较高的优秀队员之一,他深爱“蓝天”,深爱公益救援事业,最终让他下定决心退役的是两个原因:一是父母,二是自己的身体。
张保利出生于1973年,解放区王褚街道新店村人。张保利兄弟两个,哥哥早年去世,他成为父母唯一的依靠。
2021年7月,鹤壁市遭遇洪灾损失惨重。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张保利想为灾区做点事情,就发动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给灾区捐款。在张保利的带领下,大家捐款5800元。张保利是捐款发起人,有责任将这笔钱送到鹤壁市。
出发前,张保利特意去父母家中说明情况。张保利的父母都很通情达理,也非常支持儿子的决定。只是,张保利的父亲听完儿子的“汇报”后没有说话,久久地看着儿子,最后只说了句:“一定要平安回来……”
父亲话触动了张保利,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给父母磕头表达内心的歉意。
此时此刻,张保利很愧疚,他也深刻感受到年迈的父母仍未从哥哥早逝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不能再有任何意外。
张保利是一名有责任心、进取心的汉子,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要争取做到最好。在商厦做保安时,他被评为优秀保安;在工地上工作时,他是优秀的起重机指挥员;开出租车时,他被评为我市十佳出租车司机;在电动车商行做售后时,他获得最佳贡献奖……
张保利玩命的工作态度,让身体很早就出现了状况。张保利年轻时每年都要献血,接连献血17次后,在37岁这年他被查出患有高血压病、血脂超标,他成了“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已不再适合献血。当时,他仗着年轻没有重视这个事,也没有用药治疗。直到不久前,张保利因头晕、肢体麻木到医院检查,医生称其的高血压病再不治疗后果会很严重。
“我是父母的儿子,是女儿的爸爸,是妻子的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爱惜身体、守护家人,是我的责任。”已年过50岁的张保利心里清楚,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超负荷的救援任务,更不允许自己给“蓝天”丢脸。此时,从“蓝天”退役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蓝色“铠甲”见证高光时刻
在鹤壁市,张保利看到了到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灾害的可怕,看到了群众流离失所的痛苦。也看到了一支又一支的民间救援队伍与洪水搏斗,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大爱。哪些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张保利。自此,他和“蓝天”有了交集。
张保利从鹤壁市返回焦作,第一件事给父母家报平安,第二件事就是通过朋友打听蓝天救援队的情况。在朋友的朋友的介绍下,他成为一名焦作市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
焦作市蓝天救援队虽然是民间救援队伍,但管理却非常严格。一名志愿者要想成为正式队员,需要通过志愿者、预备队员的考核。张保利成为志愿者后,凡是队里有训练、搜救、消杀等任务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报名,开着自己的出租车接送人员,参与行动。
出租车是营运车辆,每天都会产生费用,但张保利丝毫不在意自己挣钱多少,他只想一心成为“蓝天”的正式队员。2021年因为疫情,救援队开展的消杀任务特别多,张保利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任务,每一次捐款也是积极参与。他用行动践行奉献精神,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他便“晋升”成为预备队员。
按救援队的规定,预备队员可以穿统一制服、佩戴队徽,但没有编号。张保利第一次穿制服参加任务时,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当年9月,张保利出任务量第一,队里所有正式队员一致同意张保利晋级为正式队员。
“我志愿加入蓝天救援队……努力训练、团结有爱、自助助人,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的挽救生命。”张保利郑重宣誓,成为焦作市蓝天救援队第0028号队员。队徽、编号给张保利的制服增添了光彩,也让他心无比自豪、骄傲。
时间转眼到了2021年12月,受疫情影响出租车行业进入了寒冬,张保利的收入入不敷出。家里有年迈的父母,还有两个女儿,他忍痛将出租车卖了,在一家电动车商行找了份售后的工作。
电动车商行规定,员工一个月有4天假期,但不能在节假日请假休息。张保利有了固定收入,但时间却不属于自己,女儿学校通知开家长会,他都没有请假,而是把4天假期全部留给了“蓝天”。因为“蓝天”对正式队员的要求很严格,必须完成规定的出任务率。
2022年5月的一天。一名户外爱好者徒步进山后迷路,救援队发布搜救任务指令,张保利看到后第一时间请假,换好制服后赶到集合地点。这次搜救持续了19个小时,第二天6时才收队,张保利来不及休息,到单位后简单洗漱,换掉被汗水浸透的制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也是这次救援,张保利的同事才知道,身边这位干活踏实、不爱说话的人是电视上看到的“蓝天”队员。出于好奇,同事经常向张保利打听“蓝天”,张保利每次都会耐心解答,他在尽力宣传“蓝天”,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蓝天”、加入“蓝天”,成为公益救援事业的新生力量。
张保利的想法很好,但同事的提问常常却让他无言以对。
“救援队给队员开工资吗?救援有补助吗?”大家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又问:“你自己出钱、出力去救援,图个啥?”
“守护生命安全。”
“拿自己的命、自己的钱,去救别人?你是不是有点傻?”
问答终止,张保利只是笑了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外人谁能懂他的心。
穿上天蓝色的制服,他们就是生命的拯救者,共赴山海,直面灾难;没有任务时,他们消失在熙攘人群中,就是身边普通的路人甲,简单平淡,默默无闻。
这就是“蓝天”队员的生活常态,但,每一名队员却都义无反顾、在所不辞。
封存编号是为了铭记
王志军是焦作市蓝天救援队的发起人,他说,从2006年发起到2018年正式注册,张保利是我市第一名退役的“蓝天”队员。借鉴外地兄弟队伍的经验,救援队定下了队员退役后封存编号的规定。
“蓝天”编号的授予,是一分认可、一分责任、一分重托;而编号封存,则是一种缅怀、一种铭记、一种传承。退役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虽然不再是“蓝天”队员,但张保利在生活和工作中,永葆“蓝天”本色。张保利住在人民路新店花园小区,他的汽车里永远放着充气泵、搭电线,驾驶台上留有电话号码。小区居民的车没有电了、夜里需要去医院就医等,凡是给张保利打电话,他一准帮忙。
张保利的做法有时让妻子也不理解,经常说自己丈夫是个傻子。而张保利从来不在乎这些,只是默默付出,因为有“蓝天”这段经历,“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人”已成了张保利的日常习惯。
图① 张保利整理“蓝天”制服回忆曾经的荣誉。
图② 张保利获得焦作市蓝天救援队颁发的荣誉奖牌。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