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18日
中医聊痿厥症
本报记者 孙阎河
上周,本刊介绍了一些老祖宗的冬季养生之道。而看到报道的细心读者则打来电话,说稿子中有一句“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的话,就想问问这里说的痿厥是什么意思。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赵秋升。赵秋升介绍,严格来说,痿和厥是两种病症。痿症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症;厥症是一种急性病症,临床上以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症状。这里所说的痿厥,是痿症与厥症的合称,可简单概括为手足萎弱无力而不温。
赵秋升说,不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痿厥,其他多个篇章也都有所提及。《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说:“脾脉……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说:“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说:“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中说:“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说:“足阳明……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综上所述,痿厥之病因五脏虚热、气耗髓减,血少伤湿而成,以四肢痿弱不用,手足逆冷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口燥咽痛、心烦及痛、足热而痛、嗜卧脊痛、咳嗽足痹等热结气耗、津血衰少症状。
说到痿厥症的治疗,赵秋升解释,《黄帝内经》中对痿厥的认识已经非常成熟,也有一些针刺、按跷的治法,但没有具体的方药。而随着传统医学的不断发展,就痿厥这一阴阳形气俱不足、脏腑奇经俱虚损的病症而言,历代医家在五脏气血衰少、奇经八脉虚亏、形气不足、津液消灼、虚热淫泆这一基本病机认识的基础上,也给出了补肾填精、健脾除湿、滋阴和阳、益气养血、通补阳明、通补奇经的治疗思路,方药使用上也越来越广泛。《圣济总录》中记载:“治胆气不足,常多恐惧,头眩痿厥,四肢不利,僵仆目黄,可用中正汤;治胆经虚冷,不能独卧,心下淡淡,如人将捕,头眩痿厥,目黄失精,可用远志汤;治足少阳经不足,目眩痿厥,口苦太息,呕水多唾,可用沉香汤。”《丹溪心法》中也记载有治痿名方虎潜丸。现在,也有人在治疗痿厥方面推荐使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通明丸以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鹿茸四斤丸。
赵秋升强调,其实《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还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所以,希望大家还是按照“去寒就温,早卧晚起”的方法,以顺应冬季封藏的自然养生之道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