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18日

寒潮来袭,专家教你如何预防冻疮

本报记者 朱传胜

连日来,我市遭遇了寒潮低温雨雪天气。寒潮期间,寒冷天气易造成浅表皮肤损害而形成冻疮。如何预防冻疮、一旦患上冻疮该怎么办、如何科学取暖等问题开始困扰人们,对此,焦煤中央医院皮肤科主任裴广德为市民支招。

裴广德介绍,冻疮也称非冻结性冷伤,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主要由于寒冷低温、环境潮湿等因素侵袭,引起局部皮肤出现反复红斑、肿胀等炎症损害。医学上所说的冻疮和冻伤并不是一回事。低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统称冷伤,冰点(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冷伤才是冻伤,而0℃~10℃低温对人体造成的是非冻结性冷伤,冻疮就属于非冻结性冷伤。除了寒冷与潮湿的外界环境,自身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因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稍差,故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不过,在相同环境下并非每个人都会生冻疮。女性肢体末梢循环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也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更容易被冻疮盯住。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冻疮患病与否与遗传也有关系。基因使得个体对寒冷和潮湿的反应存在差异,让某些人天生易感冻疮。

裴广德指出,冻疮有复发的恼人特性,往往连续几年都会在同一部位发作。对此,民间传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更恼人的是,冷时还好,一旦进入温暖的环境,冻疮部位就会变得红肿、刺痒无比,严重时刺痒变为疼痛、局部出现青紫团块甚至溃烂,久久不愈,令人心烦。而温暖的环境之所以会让冻疮更折磨人,是因为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当进入温暖环境后,动脉受热扩张,同时会伴血管通透性增加,就造成了皮肤组织发红水肿,而组织水肿又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痒痛感。这就是为什么进入温暖环境后冻疮导致的痒痛才发作。

裴广德说,根据轻重程度,一般把冻疮分为三度:一度是开始可因暂时渗出,色紫红或青,伴有浮肿,触之有凉冷感。此时遇暖,颜色可转为红色,并出现瘙痒、疼痛。二度是若受冻较重,小动脉收缩时间过久,组织损伤加重,则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内容清晰,疱破后形成糜烂渗出液或结痂。三度是由于受冻较重而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裴广德提醒,发生冻疮后,切忌热水浸泡冻伤部位。裴广德解释,受冻后应让皮肤逐渐变暖,而不是马上用热水浸泡或火烤,因为突然上升的皮肤温度会使冻疮恶化。对于轻微的冻疮,要注意保暖,如果没有进一步诱发因素,一般可自行恢复。对于较重患者需要药物治疗。切忌不要因局部痒、肿胀而抓挠,这样操作有增加感染的风险,一旦出现破溃或长时间没有自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冬季该如何预防冻疮?对此,裴广德给出了7点建议:一是保持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二是平时可适当使用冷水洗脸、洗手,除可以促进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改善皮肤的营养状态外,还可以提高皮肤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每次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或维生素E乳;三是每天数次搓手和伸屈手关节,每次数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热为止,切忌不要用力过猛,损伤皮肤;四是要注意补充营养,可适当食用温性或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山楂、黑木耳等;五是注意保暖,避免潮湿,不戴过紧手套,不穿过紧衣裤、鞋袜,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更不能用雪搓、捶打等方法,否则很容易引起皮肤溃疡;六是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用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七是戒烟戒酒,减少血管痉挛及热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