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11日

一个十字路口的生活与情怀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沿着民主路从北向南走,过了腾飞雕塑,下一个路口就是市民主路与工业路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算是老城区居民集中的路口之一,距离焦作火车站很近,交通便利、商圈成熟,承载了焦作人的生活与情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的张女士来到焦作一家企业工作,当时就居住在工业路上的中州家属院。“这个路口是我对焦作的最初认知,带给我生活上的极大便利,至今仍很怀念这个路口。”她说。当时,工业路上的平光、中州两大企业效益很好,路边也有很多饭店。民主路上,火车站、汽车站人流量大,仿佛这里是这座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向外界展示着焦作的风采。位于两个车站中间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整日人来人往。民主路把这些都串联起来,繁忙有序,欣欣向荣。

“当年很多公交车都从焦作火车站首发,沿着民主路向北再逐渐分流,现在想起当时的景象还怀念不已。”张女士说。

12月9日,记者来到市民主路与工业路十字路口,感受这个路口的今日。路口西北角是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里有很多经营了近20年的商户,经营方式还是很多“70后”“80后”童年时期对小商品市场的记忆,当然也承载着很多老焦作人的往日情怀。路口东北角是一家超市,这家超市经营了多年,是市民心中的“老品牌”,从门前停放的车辆即可窥见该超市的繁荣景象。经过城市的不断改造,路口西南角和东南角是两个街心游园,游园里安装了健身器材,栽种了花草树木,成为繁华闹市中的一抹“绿洲”,老年人在此健身、聊天,孩童在此嬉戏游玩。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游园的背后,还隐藏着修鞋店、配钥匙店、大众浴池等为居民生活日常提供服务的店铺,形成了此处特有的风景。不少焦作人专程从大老远跑来,只为修个鞋、配把钥匙,寻找生活中的一分便利。

当日下午,冬日暖阳正好,在民主路与工业路十字路口西南角的游园里,两位老人坐在一起聊天。“明天要降温了,好几天不能出门。”“嗯,听说要降十几摄氏度,还要下雪。”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你一问我一答,时光仿佛在那一刻静止。记者上前询问,两位老人几乎异口同声:“我们都是平光厂退休的,老邻居,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十字路口向南不远处,有一家书店很有特色。这家书店打造了城市书房,专门设置了共享阅读区,在喧闹的人群中为人们提供了休憩、喘息的空间,打造了一片沉淀精神的净土。“每周末都要抽出半天时间带孩子来读一会儿书,挑选几本杂志,我们都很享受这样的时光。”当日,在书店带孩子挑选书籍的一位先生说。安静的环境,让人一下子从纷繁复杂中转身,倾听到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十字路口并不复杂,但路口承载的生活却不简单。对老百姓来说,生活不过是衣食住行里的琐碎与日常,而这些琐碎与日常中,却又有着诗意与情怀。站在十字路口,一边日常,一边诗意;一边琐碎,一边情怀,向左或者向右,随时可以调整,随时可以决定,随时可以启航。“四通八达的路口,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几十年的历史,又为我们提供了遐想的空间。这个路口,便利的是生活,充盈的是精神。”居住在附近的王女士说。是的,时代变迁,路口周边很多单位也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们内心的一分记忆与守候。

上图 市民主路与工业路十字口。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