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11日

大雪时节要温补避寒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偶然的暖阳终究抵挡不住寒流的脚步,刚刚还在出汗的人们,马上开始探讨如何度过大雪时节。昨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赵秋升。

赵秋升提醒,《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其实就是整个冬季养生的总原则。因为,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之肾,与四时之冬季相应,主封藏、闭藏、静藏,阳气潜藏于内。这个时候,人体表的营卫之气相对薄弱,受寒气侵扰,最容易感受寒邪而发病。所以,此时的养生原则还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去寒就温,早卧晚起”,以顺应冬季封藏的自然之道。

赵秋升介绍,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提到:“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大雪时节,寒气凛冽,对于年幼、高龄或体虚之人,最容易感受风寒邪气,而寒邪容易伤人阳气。这里说的“八虚之室”,就是人们的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等8个大关节部位。中医认为,人体感受风寒后,邪气容易藏匿在这些部位,这也是老年人多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病的原因。俗话说:“人老脚先衰,寒从脚下起。”所以,有“老寒腿”的朋友在这个时节就要注意了,除了穿厚袜、棉鞋、护膝等防寒保暖外,最好每天能泡泡脚,有条件还可以在泡脚时和泡脚后按摩刺激一下足部穴位。

赵秋升表示,饮食上,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曾提醒:“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这是提醒人们冬天不要再吃冷食。同时,大家还可以根据体质进补一些温补阳气的膳食,但是一定要以保阴潜阳为原则,做到“阴平阳秘”,防止上火。另外,每天还应多吃柚子、苹果等生津类水果,对抵御冬季干燥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