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11日

云台山这一幕宛若仙境

本报记者 齐云霞

你见过清晨初醒的云台山吗?星光渐逝,天光微亮,旭日初升时,一束光猝不及防冲破云层,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分界。

待天色大亮,来到红石峡,穿过紫红色砂岩步道,水汽扑面而来,空气清新无比,丹崖、碧水、幽潭,每一处都美如仙境。

雾气弥漫在水光山色之中,山的轮廓、湖的面貌,从朦胧中渐渐走出,被子房湖上忽来的鸟啼唤醒,山中的清晨,总伴着那些独具一格的美好色彩,云台山如此美艳的清晨,千万不要错过!

深藏于地下68米的峡谷奇观,丹崖、碧水……漫步峡谷,抬头仰望,红石峡玉面大佛再现“佛光”。

伴随着太阳的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在云台山峡谷间,光芒万丈,灿烂辉煌,形成绝美的“日照金山”景观,金光闪闪、壮观瀑布、峻险山峰,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冬日的云台山,微风里处处夹裹着丝丝凉气,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沁人肺腑,深深地吸一口,虽冷冰冰却爽到心底。此时的云台山,虽是冬季,但晚秋的一些美景依然还在,放眼望去,只见那红色树叶在鲜艳中透着高洁,以其艳丽色彩显示生命的灿烂,在这冬日里依然尽情绽放,向来临的寒冬释放着自己最后的娇艳。

于是这醉美的景色在经历了枯荣炎凉之后,山野中处处呈现出一种绝美的韵致,落叶满地、枯草萋萋,眼前的冬季美了云台山,醉了众生,别有一番滋味。浮云在天空翻卷,山中飞鸟在树上啄食,几只小鸟在枝头飞舞,不时发出鸣唱,为初冬的云台山添了些许灵气。现在云台山的风景,美成了一幅幅油画。

云台山地质遗迹丰富,已经发现34亿年前的岩层。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云台地貌”景观。

站在红石峡入口处的一线天桥上,可以看到“华夏第一奇峡”的全貌。这里悬崖陡峭,红岩绝壁,以彤翠横立的伟魄,险峻挺拔的雄姿,兼容北雄南秀之美,其丹崖碧水、奇峰幽谷和数不清的潭溪泉瀑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是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艺术盆景,故被誉为“盆景峡谷”。在此可以尽情领略碧水、丹崖、蓝天的精妙组合。

拾级而下缓行至峡谷谷底。在地面上看,红色的峡谷在植被的映衬下,犹如万绿丛中一线红,而峡谷谷底更是内藏锦绣,历来以“三奇”著称于世。奇一:奇在小中见大。红石峡南北长2公里,深68米,东西宽2米至30米不等,而在这紧凑的空间内却集泉、瀑、溪、潭、峻峰、怪石等景观于一涧,融奇、雄、秀、险、幽、奥与一峡,巧妙地将大自然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融为一体,将山川精华荟萃于方寸之中,不可谓不奇。奇二:奇在深藏在地下。其山,为山下之山;其水,乃水下之水。千般美景和万种风情皆藏在地面之下。奇三:奇在四季如春。这里群山环抱,峡谷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空气进行充分交流,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盛夏时节,峡谷外酷热难耐,峡谷内则凉爽宜人;隆冬时节,峡谷外天寒地冻,峡谷内则花红草绿,温润如春。冬暖夏凉,温度适中,人称“长春谷”,故名温盘峪。

沿着另外一条旅游通道进入主题景区,过了白龙潭西行,会有一深洞映入眼帘,它就是黑龙洞,洞长30米,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洞中有石板,上可行人,下有渠水。在这里,既可观涧内潭飞瀑,又可看飞岩陡崖,其险情奇趣贯穿其中。

出山洞口,在这里只闻水声不见水影,听到的是沉闷有力瀑布的声音,有句诗如此形容“清溪抚弦琴声古,丹崖龙池岁月深”。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水作用的无穷威力,深切体会到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真正内涵。

冬日暖阳,好日常在。愿你的冬日,像阳光一样温暖!

图①② 云台山一景。

(照片由云台山景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