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07日
12月1日起,肉类摊位不得使用“生鲜灯”
商家执行到位 市民表示欢迎
本报记者 李 锴
12月1日起,《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可能误导消费者感官、改变食材肉眼色泽的“生鲜灯”从此禁用。那么,关掉“生鲜灯”后的市场情况如何,市民又如何看待呢?对此,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农贸市场、超市了解情况。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发现,肉类摊位上已经不见了“生鲜灯”,绝大多数商家使用的都是普通白光灯。虽然还有商家使用着与之前“生鲜灯”外形一样的灯具,但灯光颜色也是白色,没有“美颜”功能。
记者注意到,缺少色彩艳丽“生鲜灯”的加持后,肉品色泽不再向之前那样鲜红,而是接近本色,能够令市民在购买时直接看到肉类的真实颜色。
对于关掉“生鲜灯”,商户是怎么看待的呢?“我们已经换灯有一段时间了,没发现对生意有什么影响,来买肉的都是老顾客。”田源市场一家肉铺店主告诉记者。“生鲜灯”确实能让肉类看起来更好看,但我们做的都是回头客生意,还是要保证肉的品质才能赢来好口碑。还有摊主表示,很多人习惯挑“卖相”好的肉,所以以前大家都用“生鲜灯”的时候,他们也跟着用。现在大家都换成了普通灯具,这对所有商户来说都是公平的,也就不存在“障眼法”一说,大家只有尽可能去批发新鲜、品质好的肉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面对无“美颜”的肉品,市民又是什么态度呢?“现在买肉更真实了。”市民张女士说。以前肉买的时候看着很鲜亮,但回家后就发现颜色跟在店里看到的不一致,总觉得别扭。现在好了,买肉时看到的是什么颜色,拿回家还是什么颜色,这样购买更放心。另一位市民周女士也表示,不让用灯光给生肉“美颜”挺好的,让肉在白光灯下显出本色,能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