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29日
桥梁纽带 专家团
本报记者 杨 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图① 晚报专家团成员走进修武县云台山镇,为民宿纾困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图② 6月30日,晚报专家团成员走进沁阳市朱载堉纪念馆,体验演奏编钟。
图③ 晚报专家团成员参观“五星”赵庄村。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图④ 晚报专家团成员在赵庄村开展义诊活动。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图⑤ 5月26日,晚报专家团成员走进市文化馆。
图⑥ 8月26日,晚报专家团成员走进焦作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进行安全带体验。
图⑦ 3月31日,晚报专家团成员走进修武县七贤镇,观摩乡村发展情况。
(除署名照片外,其余均由本报记者王梦梦摄)
“组建专家团,体现了党报姓党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它是新时期媒体转型的很好尝试,在继承过去宣传优势的基础上,更加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送科学下乡,送智慧进厂,送技巧到农户,在得到大家交口称赞的同时,拉近了党媒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完美践行了全心全意为读者办实事的原则……”这是焦作晚报专家团成员王保才的体会。
这不仅是王保才的评价,也是众多焦作市民对焦作晚报专家团的评价。
提起焦作晚报专家团,很多市民并不陌生。他们中有企业家、医生、律师、警察等,他们在各自的行业均取得了不俗成绩,都有一颗共同的心——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助力城市发展。如何让这种温暖的力量进一步凝聚?2021年年底,焦作晚报专家团应运而生,焦作市百货大楼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丁祉含、市人民医院创伤显微骨科主任徐世保、河南理工大学“草帽教授”陈兴义、市新东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方、市政协智库专家宋宝塘等很多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成为活动的常客。
2023年,晚报专家团继续发挥党报服务民生的特色,一年来先后走进“五星赵庄”触摸红色记忆、服务太行山乡;走进七贤镇,观摩乡村发展状况、共话集体经济发展;走进市文化馆,为文化创新插上翅膀;走进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体验安全驾驶,筑牢安全防线。一次次特色活动,展现了媒体桥梁纽带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党报的责任与担当。
关注民生话题、聚焦城市发展,有我焦作晚报专家团。
“各位专家能够到赵庄村指导工作,这既是对赵庄村的关心和厚爱,也是对龙翔街道办事处整体发展的鼓舞。”中站区龙翔街道党工委书记靳鹏飞说。
七贤镇党委书记曹学贤说:“非常感谢各位专家能到现场为七贤镇的发展‘把脉’,各位专家就是七贤镇集体经济发展的‘智囊团’,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让七贤镇的发展更有后劲、更有奔头。”
“专家提出了非常好的、可操作性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下一步将分析落实,希望各位常来常往。”市文化馆负责人胡红兵表示。
如今,焦作晚报专家团已成为民生服务响当当的品牌,专家团不断发展壮大,已有成员数十人。相信明年,还会有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其中,贡献智慧力量,专家团活动也将更加精彩。
豫ICP备14012713号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127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