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27日

迎风流泪是不是病

本报记者 孙阎河

近期,大风降温,一些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致电本刊热线,说大风天外出时,冷风一吹,眼泪常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想问问眼科专家,这种迎风流泪是不是病?为此,记者走访了市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生谢慧。她解释,迎风流泪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冷风刺激导致的泪腺分泌增多,眼泪不能及时排出而溢出眼眶。这种症状在冬季比较常见,因为冬季气温较低,冷风对眼睛的刺激更加强烈。

谢慧介绍,人的眼泪主要是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正常情况下,副泪腺分泌的泪液用来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而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泪腺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的泪液。一个成人平静情况下,每16个小时有0.5毫升~1.0毫升眼泪,这些泪液除了湿润眼球及部分蒸发外,剩余的眼泪都由泪道引流入鼻腔。泪道是人的内眼角和鼻腔之间的一个管道系统,从上到下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泪液由泪腺分泌后,需通过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最后引流到达鼻腔。如果眼睛受到冷空气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泪腺分泌泪液增多,可泪小点和泪小管受冷刺激后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一时不能把过多的眼泪引流出去,于是就出现了迎风流泪的现象。这种迎风流泪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谢慧表示,很多老年人出现迎风流泪,则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障碍和眼干燥症有关。正常人的眼球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泪膜,泪膜由脂质层、水液层及黏液层三层组成,一方面可保持眼球表面的润滑,另一方面可防止泪液过度蒸发。而一旦睑板腺分泌功能出现障碍,眼球表面就缺少了脂质层的保护,泪液会过度蒸发,眼球表面会变得干涩不适、刺痛,迎风流泪。而水液层主要作用是提供平滑的眼球表面,黏液层的作用是使水液层能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脂质层、水液层及黏液层任何一层出现分泌功能障碍或分布不均,就会产生眼干燥症,导致眼球对外界刺激变得尤为敏感,尤其见风见光的时候,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另外,老年人由于眼睑皮肤的松弛,造成了下眼睑与眼球的分离,严重时会出现轻度的下眼睑外翻,泪点没办法把多余的眼泪引流到泪道里面去,也会造成流泪。

谢慧提醒,要想缓解迎风流泪的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寒冷的天气中,尽量佩戴护目镜之类的保护器具,避免眼睛直接受到冷风的刺激;二是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刺激眼睛,以维持泪道功能正常;三是如果出现流泪的情况,可以用热毛巾热敷眼睛,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四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因空气干燥而引发的干眼症状;五是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会加重眼部疲劳和干涩症状,进而导致迎风流泪;六是适当摄入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等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西兰花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和减少迎风流泪的症状。

谢慧强调,迎风流泪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也不能忽视它背后的原因。如果长时间出现迎风流泪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眼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