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23日
“楼市拐点论”可以休矣
□秦 秦
最近各路自媒体、地产专家、小道消息、业内大拿“楼市拐点论”甚嚣尘上,反复暗示房产价格已到底部、上升周期已经到来,加之中央调控政策、各地具体措施等利好消息接二连三频繁出台,整个市场好像真的要急速好转,抄底置业、拾漏购房便能稳稳升值,其实仔细从严守“房住不炒”转变为关注“供需关系”国家政策可以看出,这种言论可以休矣。
楼市拐点何意?它指的是房地产市场将从一个周期性的低谷或高峰转变为另一个状态。如此复杂的变化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周期、政策调整、供需关系等。
那么,楼市现在是周期性的低谷吗?从目前市场的情况看,答案未必。以我市房地产市场整体情况为例,笔者从市住房保障中心获知,目前我市城区商品房大部分区域价格近3年左右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目前主流在售房屋的市场价格也和焦作城区整体收入水平基本匹配。如果说曾经存在一些房价虚高的情况,也是一线房企品牌进入后,短时间内出现的部分高消费能力群体对品牌的追捧导致房价异常,但此种情况也很快在市场的自我调节下趋于正常。据了解,目前我市商品房存量消化周期从16个月延长至19个月,尚在可控区间。
市场开始向高峰转变了吗?这种定论现在提出为时尚早。经济周期是楼市变化的主要衡量标准,楼市的确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好转时,购房需求可能上升,促使房价上涨;相反,经济下行时,购房需求可能下降,导致房价走低。因此,关注经济走势对楼市走势的预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波峰和波谷的循环动荡本属于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调解的既定规律,被夸张解读成“楼市拐点”未免有失偏颇。
再从供求角度分析,当供大于求时,房价可能下跌,反之亦然。政策的宽松可能刺激购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未必奏效。预测“楼市拐点”往往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因为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拐点的简单预测可能会忽视这些复杂性,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楼市拐点论”被广泛传播还有另一种可能。究其原因,过去在卖方手上,他们肯定希望房价一直涨下去,这样自己就能获取更多的收益,而今已购房者众,未购房者众,已购房者希望已购房产保值增值,未购房者对现有市场持观望态度,左右摇摆,难以确定。本质是市场主导权易主了,买房市场已经逐步转入卖方市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言论开始占据上风,助推了房产市场焦点话题如“楼市拐点”等广泛关注和传播。
笔者从业内人士、购房者、媒体同行处多方了解,大家多数认可“短暂回暖,长期平稳”,认为这就是未来房地产的常态。在理性评价“楼市拐点论”时,关键在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政策环境、地区特点等。购房者应该谨慎对待短期市场波动,而更注重长期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