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4日

张彦兵:愿为公益救援事业奉献一生

本报记者 朱颖江

人物名片

张彦兵,温县祥云镇人,今年52岁。从2003年至今,他一直从事公益应急救援工作。20年来,他在温县先后组建了温县应急救援队、中华志愿者协会温县服务队、中国海陆空救援平台3号服务站、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温县应急救援队等公益组织,义务开展救援活动。2018年,他在温县民政局注册了温县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经队员选举任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公益应急救援活动,张彦兵多次获得“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先进个人”“中国海陆空应急救援平台先进个人”“中国海陆空应急救援平台优秀指导员”“2021年焦作市防汛救灾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奋斗故事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张彦兵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投入到公益应急救援活动中,用20年的时间,带领队伍走出一条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的道路,在全国应急救援系统占据一席之地。

“第一次帮助陌生人,心里又温暖又快乐,那种感觉持续很久。”回忆起20年前的经历,张彦兵记忆犹新。那次经历,开启了张彦兵的公益救援之路。

2003年,张彦兵32岁。这一年的夏季,张彦兵驾车去王屋山的路上,遇到一辆抛锚的越野车,车主是郑州人。张彦兵喜欢户外运动,是个热心肠,看着这种情况主动提出帮忙,并将抛锚的车辆拖至最近的修理店维修。车主很感激张彦兵的仗义相助,拿出现金表示感谢。张彦兵果断拒绝驾车离开。但这件事像是一颗种子,在张彦兵心里扎了根。

张彦兵回到家,每每想起这件事,心底就会涌起一阵悸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在车友QQ群发起倡议,呼吁热爱户外的朋友成立一支队伍,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他的倡议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成立了一支10多人的救援队伍。这支队伍就是温县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雏形。

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业余到专业,这一路走来,温县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用了20年的时间。现在,该中心有正式队员30余人、志愿者近200人,救援范围已经扩展至山地救援、水域救援、自然灾害救援等。

“这些年,你帮助过多少人,参加过多少次救援行动?”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个身材高大的汉子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们只管救人,不统计这些。”

张彦兵记不清自己帮助过多少人,但温县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见证了他的付出,抽屉里一封封感谢信记录了救援行动的艰难。

从2020年至今,张彦兵带队先后到信阳市、新乡市、山西省运城市、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涿州市等进行抗洪救灾。该中心还负责温县境内黄河、沁河、新莽河等水域救援、巡逻、营救落水群众等工作。

今年7月28日,河北省涿州市遭遇山洪。8月1日凌晨,接到涿州市应急救援部门的邀请,张彦兵立即组织队员携带冲锋舟等救援装备前往涿州执行救援任务。

洪水肆虐,救援环境恶劣,张彦兵和队员凭借过硬的水域救援技术,在涿州救援累计转移群众300余人,运送发放物资1600余公斤。8月3日,张彦兵和队员又转战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执行山地救援任务。

这就是张彦兵,面对危险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未来展望

每次救援抢险救灾中,张彦兵都会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他想用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家了解认识民间公益应急救援队伍,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公益救援队伍,让公益救援队伍走得更远、更稳。

上图 张彦兵(右一)和队员在学习危化品救援技术。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