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0日

拾红薯

□孙长海

红薯又称地瓜,既面且甜,入秋以来已成为居民餐桌上的美食。我由此想起半个世纪前,在豫东老家农村拾红薯的片片记忆,至今难以忘怀。

拾红薯没有什么技巧,只要肯出力就会有收获。一个男劳力,运气好的话,一上午能拾一箩筐,20多公斤,当时能卖2元多钱。虽然钱不多,但对于一年辛辛苦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也是一项额外收入。

村里一位小伙子,年方二十,五官端正,浓眉大眼,乐于助人。秋后在家闲着没事,他加入了拾红薯行列。

那天,小伙子一上午拾了一箩筐红薯,看天气马上就要下雨,就赶快往家走。他来到地头马路边,恰好有一老汉用平车拉了一车红薯,后面跟着一位姑娘帮助推车,看上去像父女俩。姑娘十八九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扎两个小辫子,说话响亮动听,像百灵鸟的叫声,让人难以忘怀。

老汉看小伙子背了一筐红薯就问:“卖红薯吗?我是收红薯的。”小伙子一想,卖给他免得往家背,背着这么沉,况且离家还有1公里多的路程,于是就把这筐红薯卖给了老汉。

这时,天气越来越暗,而且下起了小雨,那时的土路雨一淋越来越不好走,平车轮胎上全是泥巴,小伙子目睹此景就帮助老汉推车,老汉向小伙子表示感谢。小伙子说:“老伯,您别客气,帮个忙,举手之劳。”这样,小伙子和小姑娘一人在左、一人在右,共同帮助老汉推车,装满红薯的平车在泥泞的土路上艰难地前行。

这时,雨下得越来越急,小伙子建议:“老伯,我家就在前面村头,要不你们就在我家歇一会儿,避避雨,等雨停了再走,行不?”老汉犹豫不决,这时,姑娘开口说:“爹,咱就在那儿停一停吧!”“那好吧!”老汉同意在小伙子家避雨。很快,他们来到小伙子家大门口,小伙子建议将平车放在大门楼下,雨淋不到。然后,他又将父女俩让到堂屋客厅,又是端茶,又是让座。那亲热的举止,像家里来了贵客一样。

闲聊中,小伙子得知老汉家住王庄村,有3公里多的路程,收红薯是为了打红薯粉,然后加工成粉条再卖,这样可以赚个利润。

不一会儿,雨停了,父女俩决定回家,但刚下过雨,拉一辆装满红薯的平车,土路确实不好走。小伙子主动提出送父女俩回家,但他们说啥也不同意,一再表示感谢。“别客气,反正我在家也没有事。”小伙子说。

不久,小伙子怎么也没想到,老汉竟然托人登门提亲,将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一对年轻人结为秦晋之好。

如今,拾红薯在我们老家已成为历史。当年各家各户用的箩筐、三齿钉耙已不多见,既便有也被放置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村民们吃穿不愁,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