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10日

且听方人

诗话书话史话

——读张国柱文集《方人说话》

□黄 凌

10年前就拜读过张国柱(即方人)的《方人说话》一书。张国柱老师给我留下了“阅历丰富读书多、博闻强记学问大、思维敏捷文笔高、谦虚低调人缘好”的印象。再读《方人说话》,细听方人的诗话、书话、史话等漫谈,在享受他那亲切、儒雅、风趣的娓娓道来文中,加深了这种印象。

《方人说话》一书共分五辑。《艺文谈片》一辑,“九论”咏物诗,从以物喻人、含蓄美、中国画与咏物诗、咏物言志、托物自况、托物嘲讽诗、托物嘲讽的分寸、角度的选取、咏梅诗9个侧面,对咏物诗进行了艺术解读,有独到的个见、丰富的引证,论述深刻、语言风趣。“九论”之后,对陪衬、科诨、夸张、渲染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漫谈,仍然是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心灵履痕》一辑10篇文章,是回忆往事、追忆亲人之类的散文,读来特别亲切。《消逝的乐土》一文中的乐土,指的是“处处蕴涵着野性的乐趣”的“寨墙上下”。其乐,乐于白蒿、茅茅芽、榆钱儿、槐花、地圈儿这些“吃食”;乐于“与桃花蛇会晤”、烧知了、逮野兔这些“耍活”,从这些“乐”中“发泄野性”,丰富了快乐童年的生活。《一条大路直通通》《沁河渡口》是在回忆中写家乡的变化。《春的性格》(拟人化手法)《白云之恋》《亲吻蓝天》等一组文章,既写大自然那美不胜收的美景,又抒发了自己淡淡的乡愁与忧虑。《丑寅之交》与《父爱深深深几许》,是怀念父母的真情“告白”,情动而动人,实感而感人。《最后的狂叫》写“问蝉”何以“狂叫”,笔法细腻。《蟋蟀的德行》历数蟋蟀之讨厌处,视角独到。

《读书琐记》一辑是写自己的读书生活,用30篇文章回忆在那“书荒年代”自己千方百计、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张国柱生在书香之家,他的大爷爷、父亲等都是民间读书人、教育家,让他小时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读书早、读书多,对书入迷,勤奋用功,即使不吃不喝也要读书。他读书杂,记忆力好,又善于思考。在无书可读的时候,他就读几何、物理课本。说起读书的事儿,他能如数家珍地向你说起许多书来。他就是一个“图书馆”。从这几十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今奇观》《笑林广记》《水浒传》《史记》《红楼梦》等这些古典名著,他早就读得滚瓜烂熟。读书不仅是他的爱好与习惯,而且成为他生活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第四辑《读史乱弹》,是对历史人物(如赵佶、和珅和宰相、“贰臣”、权臣)进行评说,不仅让我们再一次领教了张国柱老师读书之多,对历史情有独钟,而且从他的“乱弹”中,读出了他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文学观,能领略他纵横驰骋、随心所欲“潇洒写一回”的风度。说句实在话,没有一定量的历史知识积累,是不敢轻易下笔写历史方面的文章的,即使你遇到“红灯”绕着走,或者采取“拿来主义”,也难免会出现一写就露馅、一写就闹笑话的尴尬局面。

第五辑《世相杂说》,是杂文辑。从这些文章中,不仅能看到张国柱老师视野的宽广,天上地下,吃喝拉撒,任由评说,关注现实,从世相病态入笔,直陈病状之种种,然后开出药方,还能看出其文笔之犀利、语言之老辣,率性直陈,不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读过《方人说话》,无意中从《焦作文学》上读到了张艳庭的采访文章《老夫聊发少年狂——张国柱访谈》,仿佛觉得向我打开了又一扇窗,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张国柱老师的博学。是的,张国柱老师是个博学的人,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文京都佩服他。

宋文京在《方人说话》的《序》中这样评价他:“在这个熙来攘往的功利时代,他在不断守望着清平悠远、中庸平和的古风,心怀天下,关切人文,忧思民瘼,殊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