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06日

山阳路

见证城市东扩之路

本报记者 朱颖江

“这次山阳路(解放路至建设路段)封闭大修,让我回忆起山阳路的过往。上世纪80年代,这段路就是一个‘商圈’,人气十足。”商周刊改版以来,《商圈记忆》栏目对我市许多老街进行报道,把大家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勾了出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山阳路,听老“焦东”李国庆讲一讲它的辉煌。

李国庆是“60后”,土生土长的焦作人,诙谐幽默。上世纪80年代,他没有参加工作前,每每自我介绍都是“农村人”“郊区人”。参加工作后,李国庆会很自豪地称自己是“焦东”的。当年,焦作被老百姓习惯性地按方位分为“焦西”“焦东”“焦南”“焦北”,“焦东”指的是东方红广场至山阳路(原东环路)这一片区域。

“当时的‘焦东’是焦作经济崛起的地方,从西往东数有:矿山机械厂、炼钢厂、轮胎厂、群英机械厂、水泥厂、风动机械厂,还有许多没有名气的小企业。除此之外,还有焦作日报社、山阳公安分局等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焦作体育中心……”李国庆侃侃而谈,这一片工厂多,人均收入不菲,大家买东西都很豪,是现在年轻人无法想象的。

李国庆说,在“焦东”生活、工作的人,以热闹程度、消费水平,又将“焦东”分为“消防队”“矿山”“六号院”“水泥厂”等。“六号院”所在的位置就是现在的解放路与山阳路交叉口的周边,但居住在山阳路(解放路至建设路)沿线的人,会将自己归为“六号院”。

上世纪70年代,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就在“六号院”,位置就是现在的解放路与山阳路交叉口东北角。山阳路再向东就是大片的农田,已经不能称为城市了。曾经的公交车站,如今已经升级为街心花园,名叫松鹤园,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游园。松鹤园的对面是一个占地很大的菜市场,没有名字,但老百姓都习惯称之为“六号院”菜市场,叫着叫着后来就有了“六号院农贸市场”的名字。

李国庆说自己很幸运,当兵回来被分到风动机械厂上班。上班后,因工作表现突出,厂里又分了一间宿舍,他也成功从农民“变身”为吃公粮的“公家人”。

回忆起过往,李国庆眼中闪着光。他说,厂子就在山阳路上,当年叫东环路,沿街的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一天到晚都很热闹。山阳路虽然是一条路,但过往的车很少,这儿更像是一个大的生活区,承载着周边居民的幸福生活。

东环路改名为山阳路后也历经多次改造升级,现在向北已延伸至影视路,向南已延伸至南海路,成为一条贯穿新老城区的重要道路。

随着城市的发展,山阳路上原有的老建筑已经被高楼大厦所替代,但曾经的辉煌仍留存在老“焦东”人的心里。

上图 雨过天晴,山阳路更加漂亮整洁。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