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06日
水缸
□张君燕
那天睡觉时,给女儿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女儿竟仰着小脸认真地问我:“妈妈,什么是水缸呀?”我先是一惊,继而想,现在城市里哪还有水缸呀!也难怪女儿不知道水缸为何物,就连我,也有好多年没见到水缸了。
在乡下,水缸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一走进院子,首先看到的就是在墙角静立的硕大的水缸。家用的水缸一般用陶瓷制成,用来蓄水,以保证一家人的吃用。粗陶的水缸粗糙笨重,不过正因为它笨重、不易移动,倒也成了它能长久完好保存的原因。
那时的老人常常依据一户人家的水缸来评判这户人家勤快与否,如果水缸总是满满的,说明这家主人很勤快。相反,如果水缸总是只有一点水,那就说明这家主人很懒惰。确实,每天早上去村中央的水井挑水,是大人们的必修课。每天早起,母亲顾不上梳洗,便担着水桶向村里走去,等到把水缸灌满,母亲才开始洗漱、生火、做饭,然后喊我们起床、吃饭、上学。
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不允许我们靠近水缸,除了怕我们把水缸里的水弄脏外,也考虑到了安全因素。毕竟水缸很深,万一掉进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可母亲的严厉声明只会让我们对水缸产生更大兴趣,我还曾悄悄地对小伙伴骄傲地宣布:没事,万一你们掉进去了,我就找个大石头把水缸砸烂,救你们出来。这个从书上抄袭来的方法竟然得到了小伙伴一致崇拜的目光。
每天放学后,我先到水缸前,用水瓢舀起一瓢水,咕咚咕咚地灌进肚子,然后开始和小伙伴做游戏。围着水缸转的时间长了,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每次水缸外面的釉质上出现密密麻麻的小水珠时,很快就会下起雨来。这个发现让我和小伙伴很意外也很兴奋,有次我们对下工回来的大人说:“快要下雨了。”这些大人开始还不信,说我们乱说,可等到傍晚,雨便像约好了似的从天而降。这下,我和小伙伴便神气起来,得意地在大人面前挤眉弄眼。
后来,村里通了自来水,一天24小时随时都可以用上水。于是,水缸似乎成了无用之物,直至渐渐成了摆设。雨水慢慢地在水缸里积蓄起来,在水缸底生出很多苔藓,还有一些细小的蜉蝣在水缸里游荡。曾经风光一时的水缸就这样退出了生活的舞台,彻底成为多余。
也许是在农村长大的原因,每次家里停水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的水缸,觉得家里有一个水缸才会感觉踏实。正如我们的父辈,朴实、善良,一直默默无闻,却奉献给了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而今,他们已然退至一隅,却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存在。曾经的水缸里盛满的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更有童年许多快乐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