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27日
又是一年 桂花香
□侯思亮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丹桂飘香时节,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意境优美的《咏桂》,芳菲了我儿时的记忆,也让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岁月的深处走了出来。
他就是我的乡邻,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身体遭受多处创伤,数次受到嘉奖,一次荣立二等功、两次荣立三等功的黄伯伯。
提起黄伯伯,街坊四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在我们小小的村落被传为美谈。小朋友们经常缠着他,让他讲一些战斗故事,且每次听完都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将其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惹得大家羡慕不已。
仲秋时节的一天下午,我与两名同学慕名到黄伯伯家串门,还没走到他家,便被一股浓浓的醇香所吸引。同学告诉我,这是黄伯伯家种的桂花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怒放出浓郁的芳香。
走进院落,只见一棵茂盛的桂花树上开满了细碎的鹅黄色花朵,将小院馥郁得香甜无比。黄伯伯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子,简陋的屋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床铺上的被子叠得棱角分明,一看就是标准的军人作品。
落座后,出于好奇,我率先问了黄伯伯为什么喜欢桂花树。他抬眼望了一下院里的桂花树说,因为桂花树象征着胜利、团圆、幸福和吉祥。黄伯伯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是品味不到胜利带给军人的荣耀,也体会不到团圆和幸福的滋味是多么珍贵。
“那您能给我们讲一下您在战场上英雄杀敌的故事吗?”我趁机向黄伯伯提出了要求。“噢,在这儿等着我呢?”黄伯伯会心地笑了。他清了清嗓子,拉开了刀光剑影、炮火连天的战争话题。
黄伯伯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他深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道理,于是在母亲的支持下,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黄伯伯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经历过类似于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等严酷的战争场面,经历过爬冰卧雪、尸横遍野的惨烈场面。一次,他们在冲锋的过程中,敌人的一个暗藏火力点挡住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并接连牺牲了数名战友。为此,连长命令他去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当时,敌人的火力非常凶猛,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牺牲。但是,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没有丝毫害怕,而是勇敢地抱起炸药包,在战友火力的掩护下,充分利用地形,时而匍匐前行,时而就地翻滚,时而一跃而起,敏捷地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就这样,他在身体严重受伤的情况下,成功将敌人的火力点炸掉。
重温战斗岁月,黄伯伯感慨万千地说,那时每每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都会让他义愤填膺。因此,每当激昂的冲锋号声响起,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出战壕,向着山下的敌人猛扑……
随着黄伯伯声情并茂的讲述,他朴实无华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逐渐高大起来,同时也将我们置身于激烈的战斗场景中不能自拔。
当红日西沉,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出黄伯伯家门时,只见馥香扑鼻的桂花,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金晖,愈加灿烂辉煌,我们忘情地深深吸了一口院里的空气,那种芬芳沁人心脾,直达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