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27日

马元章:老有所学最幸福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学习,是76岁的马元章老人长期坚持的一个好习惯。退休后这些年,他更是把学习当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断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除了自己学习,他还把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授课的方式,义务教授给大家,成了大家心中的马老师。

每天读书、看报、做笔记的好习惯,马元章坚持了60年。他特别喜欢写作,尤其是写诗,是焦作市诗词学会会员、焦作市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他到市老干部大学当起了义务写作老师,教老年人写作。这一教,就是十多年,我市多所老年大学都聘请他当老师。作为我市“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银发宣讲团成员,今年马元章受邀到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等地为青少年、离退休干部及老干部工作者作主题宣讲。“坚持先学而后讲,扎实准备稿件,针对不同受众采取不同宣讲方式的原则,要讲出实际内容,让听众受益。”马元章说。他的学生中有3岁孩童,也有八旬老人;有社区居民,也有机关干部;有退休职工,也有在校大学生。每一次讲课前,他都要针对受众群体的不同特点,提前编写主题鲜明的讲稿,并反复核实相关内容,确保准确无误。

虽然已经70多岁,但每天伏案工作,仍是他的一种生活常态。这种在别人看来并不轻松的生活方式,让他乐在其中,找到了晚年生活的乐趣。焦作日报社老年记者团成立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多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写作中找到乐趣,从讲课中找到乐趣,晚年生活其乐无穷。”他说。

又是一年重阳节。记者在采访马元章时,他也谈了自己对老年生活的期许和祝福。他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是老年人最好的状态。如今的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老年人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希望社会能为老年人搭建层次更丰富、更多元化的养老平台,让更多老年人实现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上图 马元章。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