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3日
聂保印:
点穴功夫惠乡邻

□布财勇
点穴这种功夫,过去多出现于武侠小说中,如今早已变成医疾除疴的一种手段。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对经络腧穴理论早已有详尽的论述,并指明点按人体特定部位具有“按之气血散,故按之痛止”的作用。
在我市解放区上白作街道田涧村,退伍军人聂保印,20年如一日,利用祖传的点穴功夫义务为乡邻及社会人士提供服务,先后为3000多人解除或缓解病痛。我市书法家、山阳区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杨焕峰在接受调理后惊叹不已,遂书写“妙手神功”条幅相赠。
二十年的坚守
9月16日,星期六,在我市某企业专门为聂保印设立的调理室,笔者一边体验聂保印的点穴功夫,一边采访他,了解了他20年如一日免费为乡邻和友人调理经络、解除病痛的事迹。
2003年7月的一天,聂保印与同事闲聊时发现同事颈椎不舒服,便用自己所掌握的点穴技艺给同事进行调理。同事当场感觉症状缓解。随后,同事的家属也因头部不舒服请他进行点穴调理,不适症状大大减轻。另一位同事由于颈椎压迫导致一条胳膊先是疼痛,后发生萎缩,准备去北京动手术,听说聂保印的点穴技艺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登门求助。聂保印根据对方的症状,在点穴的基础上施加绵掌透劲手法进行调理。两个月后,这位同事的症状基本消除。一传十,十传百,找聂保印调理的人越来越多。
“点穴是点穴按摩或者点穴治疗的简称,是中医穴位治疗的一种简单方法。它通过中医辨证,选择合适的穴位,然后把大拇指指腹放置在穴位上进行点按、揉压等手法进行刺激。手法要娴熟,力度要适中,以穴位处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聂保印说。
在给人调理之初,聂保印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弘扬传统文化,义务调理经络,不收礼品和费用。
俗话说:“说起容易做起难。”一次点穴调理至少需要20分钟,一次绵掌透劲调理需要一个半小时。点穴手法运用上除了采取“斫、戳、拍、擒、拿、撞、闭”七种传统手法外,聂保印还融入了“滚法”“一指禅”等手法,没有一定功力是无法进行的。因此,一次调理下来,对他这样经常练功的人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况且为了不影响他的本职工作,聂保印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帮人调理。一些人过意不去,总想对他有所表示,均被他婉言谢绝。“祖传技艺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聂保印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聂保印说,“每当我遇到困难,感到灰心丧气时,就拿这句话激励自己。”
我市有几家企业负责人慕名找到他,希望提供场所以方便他为本单位职工进行调理。为了传承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他愉快地答应下来。
“这些年来,我服务过的有街坊邻居,有保洁和后勤人员,有机关工作人员……不下3000人(次),不同程度缓解或解除了他们的病痛,实现了祖传技艺的传承。”聂保印说。
少年武侠之梦
1967年3月,聂保印出生于解放区上白作街道田涧村,祖上可以称得上武术世家。他的曾祖父和祖父是当地有名的武术高手,曾祖父擅长点穴技艺,为不少乡亲解除过病痛。他的父亲由于从小爱好学习,成绩优异,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后成为一名教师。他的母亲也是一名教师。父母望子成龙,可他却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幼年时,我喜欢看老爷和爷爷练武。”那时,他们家还住在河沟下面的窑洞里,院子非常宽敞。河沟下面有山洪冲下的鹅卵石,他时常拿来练飞镖投石。上小学后,家人给他买文具的钱,都被他买成武侠小人书和武术书籍。
由于一天到晚想着练武,聂保印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1981年,该上高中时,为练铁布衫、单手劈砖等,他不惜休学两年。上高一时,有一次老师带他和另一位同学去操场铲草,突然一条野狗窜出,欲攻击老师和同学。他见状冲上去,一指头点到狗脖子上。狗疼得汪汪大叫,扭头就跑。
1986年,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当兵。在山东当兵时,他不忘寻访当地的武术高手。“驻地10公里范围内,我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跑了个遍。”聂保印说。1988年,所在部队举行春节晚会,他表演的铁布衫、单手劈砖赢得阵阵掌声。两个新入伍的战士因此拜他为师。在聂保印耐心向他们传授一些基本功一段时间后,这两名新战士体能明显增强,在连队举办的比赛中均获得好成绩。
在部队期间,他遇上一个祖传绵掌透劲除病的民间高手。这位民间高手看他人品不错,且有一定功力,便将自家的祖传技艺传授给他。本来服役3年就可以复员的他,为了学艺,又在部队多服役了半年时间。
持之以恒追求
1990年,复员后的聂保印被安置在山阳区某事业单位,成为一名后勤工作人员。虽然参加了工作,可他业余时间从未中断练功。
“百练不如一站。”站桩是练武的基本功,在工作清闲的时候,他从来都是以站桩的方式代替休息。
家离上班的地方很远,中午他都不回家。1993年的一天中午,聂保印去市盆景公园闲逛,发现公园内假山下面有个石头洞,冬暖夏凉,是个练铁头功的好场地。从此,整整3年,他每天都抽时间在这个洞里练铁头功。“你摸一下我的头顶,这里有块骨头明显突出。”听了他的话,笔者一摸,果如其言。
掌劈青砖,他小时候已开始练习,一直未中断。他所在的单位处于农村,拆旧建新丢弃不少青砖。他像宝贝一样捡回,以备工作之余练习。通过练习,他从过去单手劈1块砖增加到可以劈5块砖,手掌厚度比常人厚一倍。
后来,社会上有两家拳击馆找到聂保印,聘请他当教练,他便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点穴容易识穴难。点穴之法首先要熟知全身的各个穴位,不但能言其所在,还能闭目抚之。识穴必须准确,丝毫无差。”聂保印说。在习练武功的同时,他还认真学习《黄帝内经》《脉经》传统中医理论,以加深对点穴这一技艺的理解和掌握。1992年至 1994年,聂保印还利用星期天跑到郑州市参加专业学习,做到对人身上720处穴位了如指掌。
“点打奇功门,秘传在少林。立志练真功,该有苦恒心。一练硬功底,气功乃根本……”聂保印说,“每当我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道路上感到力不从心时,就朗诵这首歌诀,以激励自己。”
左上图 聂保印。 张志勇 摄
豫ICP备14012713号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127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