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3日
季节转换 血压起伏较大 请老年人 作好定时监测
本报记者 梁智玲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这一时节正逢季节转换,早晚温差多在10℃以上,很多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发现,一冷一热,血压有些受不了了,差距较大的血压值,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也十分苦恼。“我妈患高血压10多年了,真担心血压不稳定带来其他更坏的影响,这几天我陪在妈妈身边寸步不离。”10月11日,家住解放区焦北街道的华女士说。
华女士说,母亲今年80岁,患高血压10多年了,血压控制得较好,但每年都要发生几次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一般多在换季时发生,最危险的一次住院将近一个月才稳定下来。进入深秋后,气温逐渐走低,昼夜温差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容易出现波动,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急症。
高血压就像一把慢刀子,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70%的脑卒中死亡、约50%的心肌梗死,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急症发生前,都认为自己没事。事实上,健康人群一天中的血压值也处于波动状态,但波动值一般不会太大,仍在合理范围内。此外,血压还受运动、精神、饮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持续处于波动状态,则需要密切关注。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关注自己的血压?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张绍均提醒,首先,高血压患者在秋季应做好预防工作,每天测量晨间血压和晚间血压,及早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及时控制。其次,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规范用药。在生活中,很多人查出高血压,但不愿过早用药,还有一些患者服药治疗后,发现血压降到正常值了,就随意停药,其实这些做法是很危险的。“血压正常”并非高血压治愈的标准,间断性的用药模式十分危险,不稳定的血压极易成为心梗、脑梗等并发症的诱因。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应警惕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给身体带来的危害。“熬夜是引起内分泌紊乱、影响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建议老年人23时前入睡,每天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张绍均说。另外,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如厕时应格外小心。这是因为用力排便是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时刻,患者在用力过程中,可引起瞬时血压升高,容易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因此,建议有心脑血管病史、长期有便秘情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如厕前可先使用润肠药物,避免危险发生。
豫ICP备14012713号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127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