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1日
■延伸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学校重要课程
本报讯(记者赵改玲)今年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而从10月1日起,作为我省首部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焦作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专门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假期开学后,我市各个学校已开始积极宣传、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早在今年春季,我市863所中小学就建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共设置心理委员20594名,累计开展1315场心理委员专题培训。同时,还组织各学校结合春季学期学生心理测评筛查结果,围绕增强自信心、人际交往训练、挫折教育等主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1782次,覆盖学生27.9万人。据悉,《条例》出台后,心理健康教育将进一步加强,我市各个学校及幼儿园将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路在《条例》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而《条例》中,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详细要求,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排查、处置机制,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相关课程,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对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规定学校与学生监护人应当加强沟通,共同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定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规定卫生健康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对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异常状况的,监护人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应当给予帮助和照顾,并依法保护学生隐私。
记者从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温书臣处获悉,自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接到多起青春期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案例,这些案例有一个共性,就是家长过分关注学业,忽视孩子的心理保健。建议学校与学生监护人加强沟通,共同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多正向激励学生。
随着《条例》正式施行,受访家长也表示,要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守门人,让孩子“阳光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