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6日
书皮中的福气
□崔红玲
儿子开学第一天,便带回家六本新书,巴巴地催我到文具铺买书皮去,并异常坚定地拒绝了我让他留在家里吃午饭的提议。
8岁的他,已对我的审美表示严重怀疑,执拗地坚持自己选书皮。
对他的一定主意,我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头疼。协商无果后,我像过去我们之间的很多次对抗一样,选择妥协。
出我家小区,骑十来分钟电动车,便是文具铺星罗棋布的学生街了。跟随儿子走进他经常光顾的一家,店主一听我们的诉求,直接将我们带至一个货架前,拿起各种书皮样品,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实事求是地讲,望着那一摞一摞的书皮,我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并在这种感觉中,忽然想起很久以前,母亲在油灯下为我包书皮的一幕幕。
那会儿,书皮还不是店家售卖的商品,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就算被摆上货架,估计也没几个买家。新书被我带回家后,母亲最初不知从哪儿寻了几张牛皮纸,将其裁成比新书的规格大两倍多的长方形,之后做成书皮。后来,牛皮纸寻不到了,便托人到乡政府找来报纸代替,只是报纸到底不如牛皮纸厚实,容易被刮破。再后来,过时的挂历便成了我们这样普通人家书皮材料的首选,因为都盯着,便紧俏起来。好在母亲人缘不错,总会在年末搜罗回来几本挂历,存到杂物间,等到学校发新书时,便不必再像其他家长一般,托亲戚找朋友四处寻求书皮纸了。
这样新包的书皮,会不够贴实,所以母亲总在晚上包,包好后,用足够沉的重物压一晚,再拿出来时就服帖多了。
现在的书皮,在货架上琳琅满目。
想省事儿的,有塑料的透明书套。其根据课本大小不同而分为不同规格,使用便捷,上一年级的小孩子都能自个儿套上去。只是书套和书贴合得不是很紧密,课本封面和底面很容易从书套中滑落。
希望书皮与书贴合紧密的,可选自粘书皮。尺寸已由厂家裁好,选定规格后,将底胶撕除,像贴手机膜一样贴上去。由于这种书皮一般是塑料薄膜材质,包书这件事就不能图省事了,也别指望小孩子,需要大人有足够的耐心将书皮抚平压实,否则就容易起皱、起泡。
对纸质书皮有情结的,大可根据孩子喜好,选择花式各异的书皮纸,带回家折折剪剪,在孩子面前秀一把手工。
想来,真不知该说是儿子比我有福气,还是我比母亲有福气。
本版来稿请发至邮箱:
jzwbxq@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