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4日

常艳霞:

坚守梨园情怀 弘扬戏曲文化

本报记者 赵改玲

人物名片

常艳霞,1998年毕业于市艺术学校,同年被分配到市豫剧团(现市豫剧院)工作至今;党员,二级演员,主攻青衣、闺门旦,在《赵锦棠》《泪洒相思地》《情断状元楼》《哑女告状》《绣花女传奇》《秦雪梅》等剧目中担任主演。

工作后,常艳霞不断“晋级”,拜豫剧名家汪荃珍为师,考上中国戏曲学院,成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戏剧家协会理事。2023年8月,她又通过严格审核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奋斗故事

常艳霞信奉一句话:戏比天大。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基本功,在台上,常艳霞扮相俊美、声音甜美、表演完美,被业内人士和观众称为“三美”演员。她是市豫剧院一号女主角,可有时为了演出临时顶角,刚才是上一场戏中的主角,下一场戏中丫鬟、宫女又有她的身影。

春夏季,在我市举行的惠民演出中,很多是露天演出,这和戏迷的距离更近了。有时候,天空下雨,台下有的观众打着伞也要看完演出。只要有一名观众在,常艳霞就和同事坚持演完,投入到角色中,大雨淋身浑然不觉。

夏季炎热,晚上演出完一场,常艳霞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演出结束后,她再卸卸妆,回家都第二天凌晨了。第二天还要继续演出,连轴转成了常艳霞的工作常态,可她乐在其中。“有观众就是我们演员最大的福分。”常艳霞说。

25年来,常艳霞虚心向同事学习的同时,不断向行业领军人物请教,拜省豫剧名家常派传人汪荃珍为师,刻苦学艺。

常艳霞为戏曲痴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自己的努力下于2012年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在求学期间,她还心心念念市豫剧院的演出工作。演出需要时,她挤出时间,从北京赶到演出地参加演出;演出结束后,连妆都顾不上卸就赶回学校,她对此毫无怨言。

多年来,很多团体高薪聘请常艳霞,可都被她婉拒了。她坚守在市豫剧院,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青年演员,利用演出空隙自编、自演戏曲小品、戏曲唱段,到各县(市、区)给群众义务演出,在老年大学教老年人学习戏曲,不定时到中小学给学生上戏曲课,弘扬传承戏曲文化。

辛勤换来掌声,汗水滋养鲜花。常艳霞多次获得省、市大奖,如第十一届“香玉杯”艺术奖、第八届“红梅杯”金奖、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化表演二等奖、第七届河南省专业声乐大赛二等奖、焦作市首届戏曲大赛金奖等。

2023年4月,常艳霞参加河南省第十届“黄河杯”戏剧节,在豫剧《赵锦棠》中饰演赵锦棠,并获得最佳演员奖。2009年至2011年,她连续三年被单位和市文化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

未来展望

常艳霞说,今后要多向老艺术家学习,多演戏、多排戏,给广大戏迷带来新作。时刻牢记使命,成绩面前不停步。她将用行动展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觉悟和优秀品格,让文化引领年华、让艺术美化生活,努力成为观众喜爱的文艺工作者。

上图 常艳霞。

(图片由常艳霞提供)